降胆固醇药物是什么
降胆固醇药物是指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贝特类药物、PCSK9抑制剂和胆汁酸螯合剂等。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遗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1、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关键酶发挥作用,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等疾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片通过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来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可单独使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对肝脏影响较小,适合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
3、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胶囊、苯扎贝特片主要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胆固醇也有一定调节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等疾病,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贝特类药物与他汀类联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4、PCSK9抑制剂
PCSK9抑制剂如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降胆固醇药物,通过抑制PCSK9蛋白增强肝脏清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能力。这类药物降脂效果显著,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患者。PCSK9抑制剂需要皮下注射,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反应等不良反应。
5、胆汁酸螯合剂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散通过结合肠道胆汁酸促进其排泄来降低胆固醇。这类药物适用于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引起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胆汁酸螯合剂可能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建议与其他药物间隔4小时服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预防便秘。
除药物治疗外,高胆固醇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也能辅助降低胆固醇。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