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尿路感染咋办
月子期间尿路感染可通过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热敷缓解疼痛、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分娩损伤、排尿减少、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竹叶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哺乳期女性需注意饮水与哺乳时间间隔,防止影响乳汁分泌。
2、保持会阴清洁
产后恶露易滋生细菌,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1-2次,清洗后保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或坐浴,防止破坏尿道口正常菌群平衡。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可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需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头孢类相对安全,喹诺酮类可能影响婴儿软骨发育。
4、热敷缓解疼痛
下腹膀胱区疼痛时可使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盆底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排尿灼痛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剖宫产产妇需避开伤口部位。
5、调整饮食
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其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黏附尿道壁。产后饮食需兼顾营养与消化吸收。
月子期间需注意休息与适度活动结合,避免久卧导致尿液滞留。穿着宽松棉质内衣,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复查时应进行尿常规检测,确认感染完全消除。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应暂停锻炼。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与泌尿科医生联合指导,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