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应该如何诊断
胶质瘤的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主要有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病理检测、脑脊液检查等方式。
1、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胶质瘤诊断的首选方法,通过多序列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瘤血供情况,弥散加权成像能评估肿瘤细胞密度。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分析可检测胆碱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异常。
2、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急性出血或钙化敏感,可作为磁共振成像的补充检查。平扫时低级别胶质瘤多呈等或低密度影,高级别胶质瘤常伴坏死囊变及占位效应。注射对比剂后可见不规则环形强化,但部分低级别胶质瘤可能无强化表现。
3、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核分裂像及坏死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胶质瘤可分为1-4级,其中胶质母细胞瘤属于4级。病理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如GFAP、IDH1等。
4、分子病理检测
分子检测对胶质瘤分型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包括IDH基因突变、1p/19q联合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等指标。IDH突变型胶质瘤预后较好,而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或EGFR扩增者恶性程度较高。这些结果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5、脑脊液检查
对于疑似脑脊液播散的病例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细胞计数及肿瘤标志物。但颅内压显著增高时穿刺存在脑疝风险,需谨慎评估。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可明确播散诊断,细胞块制作有助于后续分子检测。
确诊胶质瘤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肿瘤复发迹象。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02:19
02:34
02:36
02:0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叫胶质瘤胶质瘤
- 2 什么叫胶质瘤,胶质瘤能治好吗
- 3 胶质瘤是怎么形成的
- 4 什么是胶质瘤?
- 5 胶质瘤形成是怎么得的
- 6 胶质瘤是怎么引起的
- 7 胶质瘤是怎样形成的
- 8 胶质瘤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