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压疮怎么办
长期卧床压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压疮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感染等因素引起。
1、定期翻身
每2小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可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使用枕头支撑腰背部及下肢。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摩擦皮肤。对骶尾部、足跟等高风险部位需额外关注。
2、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皂液。大小便后及时清理,可选用pH值平衡的皮肤清洗液。清洁后轻轻拍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已出现红斑的部位禁止按摩,可喷洒造口护肤粉吸收潮气。
3、使用减压垫
选择交替式充气床垫或记忆棉垫分散压力。坐轮椅时需配置凝胶坐垫,肘部和足跟可用羊皮垫保护。所有减压装置需每日检查是否平整,避免产生新的压力点。经济条件允许时可使用动态减压系统。
4、局部用药
一期压疮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二期破损处使用水胶体敷料促进愈合。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深部溃疡需配合藻酸盐敷料引流,禁用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
5、手术治疗
对于四期累及肌肉骨骼的压疮,可能需清创后行皮瓣移植术。术前需控制感染并改善营养状态,术后保持术区绝对制动2-3周。常见术式包括臀大肌皮瓣转移、筋膜皮瓣移植等,需由整形外科医生评估方案。
预防压疮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护理时注意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变化,早期发现指压不褪色的红斑需立即干预。建议使用Braden量表每周评估风险,家属可学习正确护理手法,必要时寻求专业伤口护理团队支持。保持床单位平整无屑,室温维持在22-26℃避免出汗,这些措施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