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常见的丙肝临床症状

发布时间:2020-11-2057781次浏览

丙肝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肝性疾病,其传染性极强,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了解丙肝的症状对丙肝的预防以及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丙肝临床症状有哪些。

丙肝初始症状不明显,不像甲肝、乙肝有疫苗预防,加上丙肝检测尚未纳入体检项目,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肝损害持续发展,可能造成肝硬化肝癌。因此丙肝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hcv-rna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则为慢性丙肝患者。部分慢性感染患者可有肝区不适、恶心、腹痛及瘙痒等丙肝晚期症状,还有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丙肝晚期症状。对慢性丙肝患者进行内科查体,可见慢性肝病特征,如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等丙肝晚期症状,至疾病后期,当进展为肝硬化时,则可出现黄疸、脾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及肝性脑病等丙肝晚期症状。慢性丙肝患者还可出现肝外表现丙肝晚期症状。

急性丙肝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有些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常见的丙肝临床症状介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能有一定的帮助,生活中一旦发现丙肝的症状就要及时的检查,治疗,千万不要拖延,小心加重病情,给治疗增加难度。

相关推荐

丙肝病毒寿命
丙肝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取决于体外环境的温度,如果说体外环境的这个温度是在20~30度,丙肝病毒存活的时间大约在5~7天,如果温度达到80度以上,存活的时间大约在7~8个小时,如果是100度以上,存活时间只有只有3~5分钟。而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人体的这个温度是比较适宜丙肝病毒生存的,而且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到干细胞,肝细胞是一个比较适宜丙肝病毒生存的一个环境,就会在体内持续的生长复制,除非有抗病毒的药进入人体以后,才有可能会把丙肝病毒清除,所以日常,在跟丙肝病毒的患者共同生活的时候,需要注意,比如说剃须刀,或者餐具需要适当的分开,避免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的血液,污染了这些共同生活的这些用具,而造成这种传染。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67820次收听

01:55
丙肝会转变成慢性肝炎吗
丙型肝炎进入到人体以后,有20%~50%的可能性自发清除,这个丙肝病毒就会被人体的免疫力清除掉,这样就不会再继续造成损伤。但是仍然有剩下的50%~80%的病人,丙肝病毒是不能够被完全清除的,它会在体内持续存在,不停的对肝脏造成损伤。这就是一个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慢性状态,称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而且这个丙肝病毒沉积在人体内持续生长,复制以后会逐渐的造成肝硬化、肝癌。
02:04
丙肝病毒能存活多长时间
丙肝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取决于体外环境的温度,如果说体外环境的这个温度是在~度,那么丙肝病毒存活的时间大约在~天,如果温度达到度以上,那么它存活的时间大约在~个小时,如果是度以上,那么它的存活时间只有只有~分钟。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温度是比较适宜丙肝病毒生存的,那么它就会在体内持续的生长复制,除非有抗病毒的药进入人体以后,才有可能会把丙肝病毒清除。日常在跟丙肝病毒的患者共同生活的时候,需要注意,比如剃须刀,或者餐具需要适当的分开,避免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的血液,污染了这些共同生活的这些用具,而造成传染。
01:48
丙肝会不会通过性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第一、血液传播第二、母婴垂直传播第三、性生活传播因为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的体液内是存在的,像血液、精液,或者是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粘液,都有可能会有含有丙型肝炎病毒,所以丙肝是可以通过性生活来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比如说带安全套这样的行为。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液,不要污染到别人的伤口,或者外界的环境。丙肝的母亲在怀孕,或者是生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到专业的专科医院,在专科医生进行指导下,能够做到母婴的阻断。
什么是丙肝携带者
生活中的病毒是有很多的,病毒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肝炎对人体的伤害,并且肝炎分为很多种,有甲肝、乙肝、丙肝,其中丙肝的传染性非常的高,在对人体产生威胁的同时还威胁的他人的健康,那么,什么是丙肝携带者,有什么症状,我们来看一下。
关于患丙肝要治疗吗
丙肝俗称丙型病毒性肝炎,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丙肝病毒是一种可以变异的感染源,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细胞越是攻击其耐受力就越高,对身体的危害很大,那么对于患丙肝要治疗吗很多人都在问,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丙肝 早是关键
预防丙肝,早是关键。我们要细心留意身体的变化,寻找丙肝的蛛丝马迹。高危群体应及时筛查丙肝,如长期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厌油等现象,并且尿黄,大便颜色浅,或者出现大片皮疹,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慢性丙肝和急性丙肝的区别
急性丙肝与慢性丙肝区别是时间上,慢性丙肝为感染HCV超过半年。急性丙肝的症状不明显,在早期患上丙型肝炎时可能没有不舒服表现,不及时得到治疗,因而大多数人由急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输血制品、血液透析、采血浆、输血球、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引起。急性丙肝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发热,黄疸和恶心,呕吐,以及肝区不适,但表现都较轻较难发现,可以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肝肿大。急性丙型肝炎半数以上患者会转为慢性肝炎。慢性丙肝的症状往往更不明显,患者可以没有症状,但病情还会进展甚至10多年,但患者在临床上没有症状的情况下,病情进展会逐步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所以往往在偶然的情况下,比如体检时或普查时候发现,有时候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右上腹沉重感,黄疸很少发生。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0

56125次收听

怎么治疗丙肝
针对丙肝综合治疗,包括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及抗癌治疗。与乙肝不同,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达到治愈效果。丙肝抗病毒治疗目前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第二大类,针对丙肝抗病毒治疗口服药物,往往成为小分子化合物。首先根据患者所处疾病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对于丙肝肝炎患者来说,因此其耐受性比较好,可以选择两种治疗方案。对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因为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有诸多不良反应,所以一般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就是小分子化合物。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建议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检测药物不良反应。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0

57041次收听

如何治疗丙肝
丙肝的治疗主要的是抗病毒治疗,采用干扰素的治疗,利巴韦林治疗。丙肝是丙型病毒性的肝炎,是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是可以通过性生活,血液传播,母婴垂直感染,治疗丙肝主要的是用来抑制病毒,调节免疫疗法,保肝药的应用,中药的调料,提高免疫功能,修复肝损害等。丙肝要及时治疗,丙肝病毒是可以完全清除掉的,所以丙肝是可以被治愈的。还要采取合理的营养饮食,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包括水果,豆类,鱼类,少吃糖,少吃含脂肪类太高的食物,不要喝酒,不要抽烟,不要吃的太油腻,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过度的盲目增加补品,不要乱用抗生素和激素,适当的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利于病情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30

59901次收听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慢性丙型肝炎或急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比较少见,丙肝都是指的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炎,叫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的疾病,通过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等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这个途径来传染的。也可以通过性传播来进行传染。丙肝是由丙肝病毒传染的,平时要注意预防,不要接触丙肝病人、接触血液的一些东西。慢性丙肝的治疗目前也是有特效药的,慢性丙肝病人现在通过抗病毒积极的治疗,基本上大部分病人都能够治愈,治愈率基本上能保证在95%以上。所以慢性丙型肝炎目前只要不耽误,基本上都是可以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15

2019-12-18

59163次收听

丙肝有什么症状
丙肝早期会出现连续腹泻的情况,右上腹不适。右上腹不适感,多见于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体内的胆红素无法得到有效的代谢,导致胆红素聚集过多,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黄疸现象。性激素无法通过肝脏正常排出体外,造成雌性激素充斥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蜘蛛痣、肝掌的现象。
02:43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第一种传播途径是血行传播。比如过去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在80年代前,很多人并不认识丙型肝炎,所以很多人在输血的时候感染了丙性肝炎。第二种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途径。如果母亲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她生的孩子就很可能会被感染,尤其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被感染。第三种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途径。比如夫妻其中有一方是丙型肝炎,那另外一方很有可能会被感染。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上的三个,所以可以明确的讲,丙型肝炎就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03:12
有丙肝都有艾滋病吗
虽然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通过血液、性途径或者垂直传播,但这两个病毒不是必然联系在一起,流行病学检查容易把这两个病毒联系起来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但是并不是有了丙肝就一定有艾滋,或者有了艾滋就一定有丙肝,这个说法不对。艾滋病感染的人群可能容易合并感染丙肝病毒,这种称为共同感染。艾滋病的感染者要筛查有没有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者也要筛查有没有同时合并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合并感染,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似,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较少见。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丙肝病毒抗体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