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肌劳损的中药偏方

发布时间:2020-11-2065940次浏览

中医认为腰肌劳损是因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很重要,腰肌劳损的中药偏方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下面了解一下:

1.擦洗方: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乳香、没药、川红花。将药材一起放入锅中,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疼痛部位。每日擦洗2次,每次擦洗1小时左右。

2.外敷方: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将上述药材装入布袋中,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敷于患处,每日1次;取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穹、苍术、独活、羌活、威灵仙、土元、全虫、冰片,细辛,红花,皂角,川椒。将上述药物烘干,研成细末,用生姜汁或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

上面介绍了一些腰肌劳损的中药偏方,建议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加强腰背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腰部筋肉的力量。对于病情恢复是有好处的。

相关推荐

03:09
久坐腰疼怎么缓解
久坐腰疼简单放松动作长期久坐,会对我们的胯骨、腰部形成肌肉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炎症的发生,甚至股骨头坏死,我们平时可以通过以下4组伸展运动,每个动作只需30秒,就能帮你舒缓僵硬的身体。跪姿转体:尽量向后扭转身体,右手顺势放下指向脚尖,直到左髋有拉伸感;跪地抬腿:左腿上抬,脚尖抵墙,脚趾尽量朝上,身体重心前移,直到感觉左大腿前侧有充分拉伸感;推墙拉小腿:手部用力推墙,身体重心放在左腿上,小腿尽量拉伸最大度;抓门扩胸:左肩尽量向后扭动,直到感觉胸口和右肩有拉伸感,换左臂抓门框做同样动作。小燕飞:仰身在床上,两手放到自身的身后交叉式,膝关节竭尽全力挺直,充分准备姿势以后头部和脚部竭尽全力朝着上边翘起来,就好似小燕子翱翔一般,坚持不懈五秒左右上下的時间,随后慢慢释放压力,这般反复十五遍上下,每日能够开展2次,每一次坚持不懈三组,实际效果更优。拧麻花:坐着椅子上上半身伸直,将左脚搭在左腿上,随后胳膊摆起人体朝着右边拧;然后将左脚放下,左腿搭在左脚上,一样的方法往左边拧对颈肩膀和腰部的肌肉开展了活动,腰部酸疼状况也会有一定的减轻。久坐腰疼贴什么膏药好坐久腰疼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膏药很多人会选择腰疼时贴一些膏药,消痛贴膏或者是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通常能够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对于久坐腰疼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使用膏药治疗只能够改善症状,并不能够有效根除,要避免久坐,不管任何一个姿势都要避免时间太长。如果休息和贴膏药还是无法缓解疼痛时,就需要到医院接受腰椎CT、尿常规、泌尿系统彩超等系统的检查以便尽早治疗。学生久坐腰疼怎么办学生长时间久坐引起的腰疼要注意:要多休息,不要长时间久坐,可以做腰背肌锻炼或者躺硬板床休息,也可以口服止痛药物或者局部贴膏药治疗,当然也可以局部理疗或者行针灸、按摩都有一定效果。可以佩戴腰围,但是不能时间过长,长时间戴腰围会引起腰肌的萎缩。.要注意调整坐姿,不要侧腰久坐,同时要看一看自己的椅子是否太高或者太低,是否太靠前或者太靠后。
03:07
腰的右后边疼是怎么回事
腰的右边后边疼的原因有:一、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导致的疼痛,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经常弯腰干活重体力劳动者,腰椎负荷非常大,也会出现双侧或右侧后边的腰肌劳损。对于腰肌劳损的患者,一般在往前弯腰时症状加重,腰部后仰时肌肉放松,症状就会得到改善。二、瘦高体型的女性腰部肌肉力量一般比较差,经常弯腰也容易出现腰部不适,就需要锻炼腰背肌肉力量。三、不注意保暖,腰背部右侧肌肉受凉,所以当天气转凉时,要注意保暖,也可局部热敷或外用膏药。四、椎间盘突出症,应当注意用腰姿势,避免过度弯腰、扭腰。五、肝胆、肾脏疾病。
02:21
腰肌筋膜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腰肌筋膜炎是指腰肌过度的劳损,使得腰肌表面出现撕裂、损伤,所引起的发炎症状,一般分为慢性腰肌筋膜炎和急性腰肌筋膜炎。慢性腰肌筋膜炎应当减少长期久坐,规律的科学运动,注意保暖,局部经常做热敷,注意环境干燥、温暖,适当的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局部的筋膜水肿。急性的腰肌筋膜炎应当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的刺激患处,也可以服用止痛药物止痛,消炎药物消除炎症,神经营养药物促进局部皮神经症状的改善,同时也可以采取针刀疗法去改善局部的不适症状。
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
生活中腰肌劳损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疾病的困扰很多患者痛苦不堪,腰肌劳损很常见,但是腰肌劳损的症状却并非人人都了解,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腰肌劳损疾病的症状认识不够全面,很容易忽视它的一些典型表现,下面来具体了解下腰肌劳损有哪些症状?
青少年腰肌劳损表现有什么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拉性疼痛,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那么,青少年腰肌劳损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腰肌劳损康复症状是哪样的
腰肌劳损是腰部受损伤后,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大量的剧烈运动,过度操劳,长时间坐着不动,都有可能造成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症状主要有腰部酸痛,弯腰时有疼痛感,时间久了就会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等症状,发现疾病后要抓紧时间治疗,那么怎样才能知道病情有恢复呢,也就是腰肌劳损康复症状是哪样的?
产后腰肌劳损如何锻炼
近几年来患有腰肌劳损的越来越多,所以人们非常关注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了解一下这些锻炼方法我们就可以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鉴于大家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产后腰肌劳损如何锻炼,都有哪些锻炼方式?
什么原因能引起腰肌劳损
有些疾病虽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但是人们却因为时间忙的缘故对病症的知识了解不多,专家表示,对于腰肌劳损这种疾病,我们必需掌握它的发生病因,以便让自己尽快的将病症治愈,那么什么原因能引起腰肌劳损呢?
髂腰肌损伤应该如何治疗
髂腰肌损伤的治疗包括冷敷或者冰敷、卧床休息、用药物和锻炼肌肉。一、进行冷敷或者冰敷。冷敷的目的,一是减轻疼痛,二是防止重症进一步加剧。冰敷的时候,不要把冰块直接放到腹股沟处,用一层毛巾包上冰块放在腹沟处,不至于冰块太凉。二、休息。卧床休息,7到10天左右就不那么疼了,七天之后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三、用药物,比方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者外用的药,七天之内不建议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因为七天之内是肿胀的高发期,肿胀比较厉害的时候越活血化瘀越肿胀,七天之后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利于促进消肿。四、七天之后,慢慢锻炼肌肉力量,一定要循序渐进。
语音时长 01:18

2020-02-25

61188次收听

后脊柱疼痛的原因
脊柱本身就位于人体的后方,那么脊柱的疼痛有很多的原因,包括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骨关节病、腰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症、腰椎滑脱、椎间盘炎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后脊柱的疼痛。那么后脊柱的疼痛,我们的如果疼痛剧烈疼痛时间比较长,我们需来医院做一系列检查和查体,我们要评估你的脊柱的稳定性。我们还要进行X光的检查,是否伴有脊柱的不稳,是不是伴有椎间隙的狭窄。同时我们积极一点的话,还做核磁来去评估你的神经功能,共同找到你后脊柱疼痛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不同病因来进行不同治疗,理疗按摩牵引针灸甚至说手术,甚至说一些功能锻炼一些小燕飞,一些个床上的腰背肌的功能锻炼,都能够达到一个相应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11

2020-02-25

51845次收听

扭伤后如何处理
最常见的扭伤是指腰扭伤。腰扭伤后,首先缓慢活动腰部至正常位置,避免负重及腰部活动。腰部扭伤,一定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疗,避免腰部肌肉劳损。24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治疗,24小时后热敷治疗。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并且佩戴腰围支具,避免一切损伤因素。常常配合牵引、理疗、推拿和按摩,短期适当牵引等方法可松弛痉挛的骶棘肌,降低腰椎间盘压力,减轻炎症反应对神经根的刺激。但是禁止暴力按摩,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在腰扭伤治愈后,可行腰背肌锻炼规律的训练腰背肌,可增加腰椎稳定性,也可延缓腰椎蜕变。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9237次收听

02:37
慢性腰痛是怎么造成的
慢性腰痛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受过伤引起过腰疼,如果腰疼没有养好,就有很大的概率患慢性腰痛。
慢性腰肌劳损怎么治
腰肌劳损主要是通过改善腰部的循环改善症状,可以通过腰部热敷的方式改善。同时可以通过腰背部肌肉锻炼的方式改善肌肉的弹性,恢复原有的肌肉状态,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治疗方式改善症状。当然锻炼大于治疗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62174次收听

腰肌劳损就是指腰间盘突出吗
从医学上来说腰肌劳损并不就是腰间盘突出,从定义方面来讲腰肌劳损主要表现在腰部外面的肌肉疼痛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刺激,压迫了神经血管,出现了腰痛、下肢的放射痛症状,所以两者本质上差别巨大。
语音时长 01:10

2018-04-26

62882次收听

01:30
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预防腰肌劳损首先要加强腰背肌锻炼,特别是一些长期坐着工作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做一些前伸、后仰、腰部旋转动作可以使腰部肌肉发达。其次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看书、取物及日常坐姿的正确性,最后应减少前往潮湿、寒冷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