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胃炎治疗
儿童急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口服药物、静脉输液、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儿童急性胃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应激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儿童急性胃炎发作期需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蒸蛋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食用冷饮、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忌口油腻食物。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黏膜修复。
2、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腹泻的患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补液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5-10毫升,间隔5-10分钟。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补液治疗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病情加重。
3、口服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能吸附病原体并保护胃肠黏膜。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使用止吐药或止泻药。
4、静脉输液
严重呕吐无法口服补液或出现中重度脱水的患儿,需住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需补充碳酸氢钠溶液。静脉营养支持适用于长期不能进食的患儿。
5、中医调理
中医辨证属饮食积滞型可选用保和丸,湿热型可用葛根芩连汤。推拿手法如摩腹、揉板门能缓解腹痛呕吐。艾灸中脘、神阙等穴位可温中散寒。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症状缓解后可服用山药、茯苓等药食同源食材健脾养胃。
儿童急性胃炎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2-3周,逐步增加食物种类。注意餐具消毒,养成饭前洗手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不洁食物。定期复查便常规,观察有无潜血或病原体残留。若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原或进行胃镜检查。家长应记录患儿症状变化及饮食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