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衰怎么办
严重心衰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氧疗、利尿剂治疗、血管扩张剂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及器械辅助治疗。心衰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伴随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1、氧疗干预
急性发作期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用控制性氧疗,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氧疗可缓解组织缺氧状态,降低肺动脉压力。
2、利尿剂治疗
呋塞米注射液能快速减轻肺淤血和全身水肿,托拉塞米片适用于需长期利尿的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警惕低钾血症发生。静脉推注呋塞米后30分钟即可产生利尿效果,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3、血管扩张剂应用
硝酸甘油注射液能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硝普钠注射液可同时扩张动静脉。用药时需严格监测血压变化,收缩压不宜低于90mmHg。这类药物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输出量。
4、正性肌力药物
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适用于低心排血量患者,米力农注射液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者更安全。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但会增加氧耗,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2小时,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5、器械辅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适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可暂时替代心肺功能。心室辅助装置可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植入式除颤器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心衰患者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床边脚踏车训练,但避免引发气促的剧烈活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需及时复诊。睡眠时采用高枕卧位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遵医嘱规范服用β受体阻滞剂、ARNI类药物等基础治疗药物。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可降低疾病急性加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