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能走路吗
脚踝骨折后通常不能立即走路,需根据骨折类型和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稳定性骨折经固定后可能允许早期部分负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韧带损伤者需严格制动6-8周。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后,经X线确认骨痂形成可逐步尝试拄拐部分负重。此时行走需保持患肢不受扭转力,建议使用助行器分担体重,每日行走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活动。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或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术后需保持非负重状态8-12周。过早行走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CT评估骨折线模糊程度,待主治医师确认骨性愈合后再过渡到完全负重。
康复期建议保持高钙饮食如牛奶、豆腐,每日补充800-1200mg钙剂配合维生素D3促进骨愈合。卧床期间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关节屈伸训练。选择硬底运动鞋提供支撑,避免崎岖路面行走。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僵硬或异常响声,应及时复查排除延迟愈合或内固定松动可能。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15-20厘米减轻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