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谈一谈老年人震颤麻痹的危害大不大

57590次浏览

常见的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继脑血管以及癫痫病后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通常,它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老年人震颤麻痹危害更加的严重。

1、远离社会造成抑郁

震颤麻痹患者由于肢体的震颤、行动的不便,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了原先熟悉的生活、工作圈。这样,心情也随之变得异常不好,很多震颤麻痹患者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

2、身体运动机能逐渐丧失

震颤麻痹患者症状一般先从单侧发病,然后逐渐波及到对侧肢体,药物治疗的效果也逐渐降低,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到中晚期会影响到吞咽发声,晚上翻身困难,失眠等。严重的患者到晚期会因为肌肉挛缩、关节强直而卧床。

3、家庭负担逐渐加重

随着震颤麻痹病人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家庭将会面临越来越沉重的人力和经济负担,病人从开始的偶尔需要人照顾逐渐发展到需要一个甚至两个专门的人来照顾基本生活。

以上介绍了关于震颤麻痹的危害,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旦患了要及时去检查以及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若久拖不治会导致病情恶化,既危害老人的身体和心里健康,也给其子女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人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患者在临终之前会出现症状加重,临终通常指的是生命结束,所有的患者在临终之前,都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帕金森患者在后期阶段时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加重,同时还会出现头晕疼痛加重,也会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所以对于临终前的症状,不能够一概而论。大多数属于病情症状加重的表现,需要配合医生给予合适的治疗,才能够缓解病情。帕金森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对于患者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只能够通过治疗来延缓病程发展,所以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尽快接受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10

58493次收听

老年人帕金森症状
老年人帕金森发病年龄在40~70岁之间,起病高峰在50~60岁之前,外伤、情绪低落、过度劳累、寒冷可诱发本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常以少动、迟钝或姿势改变为首发症状,逐渐加剧、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或运动缓慢、自主神经障碍,下面详细地了解一下老年人帕金森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如何不复发呢
帕金森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老人一贯都是帕金森的受害者,帕金森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此病,应该积极的治疗才行,那么帕金森如何不复发呢?想要疾病不复发就要做好疾病的护理工作。
治疗帕金森病的2种有效方法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2种,即药物治疗,其方法简单,对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针灸治疗,目的以解颤熄风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随时增减穴位。
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要如何护理
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尽管如此对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护理工作大家却不是特别熟悉,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护理至关重要,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病人需要家人和护理人员细心的护理,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青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护理。
从哪些方面可以预防帕金森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他们的健康关系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们应该多吧目光放在这些老年人当中,老年痴呆症这种疾病就应该注重关注下。有关数据表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另老年人谈之色变。老年痴呆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老年人一定要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主要方法:第一:加强锻炼进行一些自己喜爱的、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游泳、爬山等活动。
01:25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在1817年对帕金森进行了描述,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障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焦虑、抑郁等。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大约是200万人,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01:38
帕金森患者该怎么护理
帕金森的护理首先应与患者多沟通,解除患者的郁闷状况,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应鼓励帕金森患者做适当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下棋;另外还应督促患者规律性服药;然后还鼓励患者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最后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主动的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无特殊要求,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用药应与进餐隔开,应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用药。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01:18
哪些帕金森病人可以做DBS手术
帕金森病发病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仅能维持几年蜜月期。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DBS手术主要是用于以前药物治疗疗效逐渐减退或者出现药物的副反应。对于震颤比较严重的这部分患者,手术应当适当提前。但如果出现了幻觉或者频繁的跌倒或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痴呆等,说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窗。最佳时间为病程5年以下,药物治疗不理想且病人强烈要求可放宽至病程已经满三年以下。一般,患者需要小于75岁,但是如果患者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也可以放宽手术年龄。
01:24
帕金森DBS术后还会复发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所有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都不是根治性的。手术相当于电子药物,通过电刺激,持续性的改善症状。手术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而对中轴症状,如姿势步态异常、吞咽困难等功能无明显改善。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由于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虽然病情进展,但是可以通过调节起搏器的参数,可以持续性的改善症状。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称之为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常常起病隐匿,缓慢发展。开始出现的症状多为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常常始于一侧肢体逐渐累及对侧,之后会逐步出现一些非运动性症状,包括感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多汗,流涎,排尿障碍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半数患者会并发抑郁焦虑情绪,晚期会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幻觉等。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保护性治疗为主,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一旦诊断就应该及时给予比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愈。
语音时长 01:42

2019-10-31

55811次收听

帕金森严重会如何
帕金森疾病会导致临床的四大综合症。比如会出现少动、僵直、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也就意味着病人的运动会出现障碍,病人可能活动非常困难,胳膊腿僵硬,甚至还会出现震颤,然后病人在行走、坐卧、吃饭上都会出现生活自理的困难,这些都严重导致帕金森症状的致残性,由于这种致残性和生活不能自理,会导致病人巨大的痛苦,所以帕金森病是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帕金森病严重以后,病人可能不能够行走,甚至坐起和站起都出现困难,有的患者可能出现语言构音、发音的困难,吞咽也出现呛咳,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丧失行走的能力、丧失语言的能力、又丧失了整个保持括约肌的排尿、排便的能力,几乎就等于丧失了生活能力,所以到了重度的时候非常痛苦。
语音时长 01:33

2019-06-12

57962次收听

01:42
帕金森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治疗帕金森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替代的产品,比如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的最基石的药物;第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如森福罗等等,可让多巴胺更好的发挥脑内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可以用一些减少多巴胺代谢的药物,比如COMT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等。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
帕金森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震颤主要是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也叫震颤麻痹。非运动症状括便秘、尿频、尿急、焦虑、抑郁等,如果患者出现了震颤,合并运动迟缓等等,就是患上了帕金森。
语音时长 00:48

2018-09-14

53380次收听

帕金森和老年性震颤不同是什么
帕金森和老年性震颤是两种疾病,老年性震颤是单纯的震颤,主要是姿势性或者是意向性的,不合并有其他的症状。帕金森震颤主要是静止性震颤,往往合并有运动迟缓、肌肉僵直,帕金森还合并非运动症状。老年性震颤可能转变为帕金森病。
语音时长 00:56

2018-09-14

5835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