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主要由肺部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胸廓畸形等因素引起。
1、Ⅰ型呼吸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常见于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频率增快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同时给予氧疗改善缺氧。
2、Ⅱ型呼吸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重症哮喘、中枢性呼吸抑制等情况。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球结膜水肿等。治疗需在氧疗基础上配合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药物。
3、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起病急骤,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进展,多由严重肺部感染、创伤、中毒等突发因素导致。患者可出现严重呼吸窘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需立即就医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同时处理原发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4、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病程超过3个月,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间质性肺病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逐渐出现杵状指、肺动脉高压等体征。稳定期治疗包括长期家庭氧疗、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祛痰药物,急性加重时需住院调整治疗方案。
5、呼吸衰竭诱因
呼吸衰竭常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气胸、镇静剂过量、心力衰竭等。预防需控制基础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吸烟及空气污染刺激。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受凉感冒。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遵医嘱规范用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出现明显气促、口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二型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 2 呼吸衰竭是由于什么
- 3 什么是呼吸衰竭
- 4 什么是是呼吸衰竭
- 5 呼吸衰竭什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呼吸衰竭
- 7 呼吸衰竭是怎样造成的
- 8 怎么防止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