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怎么检查
子宫脱垂可通过妇科检查、盆底肌力评估、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子宫脱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阴道肿物脱出、排尿异常、下坠感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子宫位置及脱垂程度,患者需在膀胱排空后取膀胱截石位。检查时会观察阴道前后壁膨出情况,使用专用测量尺记录宫颈距处女膜缘的距离。重度脱垂可能伴随阴道黏膜溃疡或宫颈延长。
2、盆底肌力评估
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分级,通过指检测量肌肉收缩力度和持续时间。常用牛津分级系统将肌力分为0-5级,3级以上为正常。盆底肌电图可客观记录肌肉电活动,帮助判断神经肌肉损伤程度。产后42天筛查是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时机。
3、超声检查
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动态观察盆底器官位置变化,测量膀胱颈移动度、直肠肛管角等参数。检查时要求患者做Valsalva动作,记录静息状态和用力状态下的器官位移距离。超声可鉴别脱垂类型,区分膀胱膨出、直肠膨出或子宫脱垂。
4、尿动力学检查
对于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需进行尿流率测定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通过尿道压力描记判断括约肌功能,排除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型尿失禁。检查前需停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咳嗽等诱发动作。
5、POP-Q分期
采用国际通用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系统,测量阴道六个特定点相对于处女膜的位置。根据最远端脱垂部位距处女膜的距离分为0-IV期,2期以上具有临床意义。该检查需在患者最大用力状态下进行,结果可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建议患者避免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坚持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日可进行3组、每组10次的收缩训练,收缩保持5秒后放松。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肥胖者应控制体重。中重度脱垂需及时就医,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盆底重建术或子宫托保守治疗。
相关推荐
 02:55
                02:55
                
            
             
                
                 02:35
                02:35
                
            
             
                
                 02:24
                02:24
                
            
             02:26
                02:26
                
            
             01:38
                01:38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