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包括哪些种类
心脏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类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室颤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或安装心脏起搏器。
3、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包括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发绀、发育迟缓、易疲劳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介入封堵术或外科矫治手术,部分患儿需长期服用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
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同时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按时服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对于已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告知家人相关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