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慢性阑尾炎疼痛要怎么办
慢性阑尾炎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热敷缓解、规律复查、必要时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慢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反复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若伴随明显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药物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及腹痛变化,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发作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逐步过渡至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规律进食,少量多餐,减少胃肠负担。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帮助黏膜修复。每日饮水保持充足,预防便秘诱发阑尾痉挛。
3、热敷缓解
右下腹隐痛时可使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次热敷不超过20分钟,避免烫伤。配合轻柔顺时针按摩腹部,帮助胃肠蠕动。若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热敷,警惕阑尾穿孔风险。
4、规律复查
每3-6个月进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监测阑尾壁增厚、周围粘连等情况。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炎症活动度。日常记录腹痛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避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腹部,防止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5、手术切除
若每年发作超过3次、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或存在粪石梗阻,建议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可彻底消除感染灶,预防穿孔及腹膜炎。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恢复饮食后仍需保持1-2周低脂饮食。伤口愈合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活动。
慢性阑尾炎患者需长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每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肠道蠕动功能。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右下腹剧痛时须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发作可能。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有无肠粘连等并发症。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帮助识别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