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桶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苦桶子一般是指中药苦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皮肤湿疹、疥癣瘙痒等症状。苦木的主要作用包括抑菌消炎、驱虫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等。
1、清热解毒
苦木性寒味苦,能清除体内热毒,对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苦木素等成分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临床常用于细菌性痢疾的辅助治疗。使用时可配伍黄连、黄柏等药物增强疗效,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2、燥湿杀虫
苦木对多种寄生虫有驱杀效果,特别适用于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其活性成分能破坏虫体神经系统,常与槟榔、使君子等驱虫药配伍使用。外用煎汤熏洗还可缓解阴道滴虫引起的瘙痒,但孕妇禁用。
3、抑菌消炎
苦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可用苦木片剂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或将其煎剂外敷处理皮肤化脓性炎症。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4、止痒敛疮
苦木所含生物碱能减轻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对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有缓解作用。可制成10%苦木酊剂外涂患处,或与地肤子、白鲜皮配伍煎汤外洗。皮肤破损处需稀释后使用。
5、促进愈合
苦木中的鞣质成分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加速浅表创面结痂。对于轻度烫伤、褥疮等可选用苦木软膏外敷,配合口服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但深部感染伤口需结合抗生素治疗。
使用苦木时应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空腹服用。日常可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调理,忌食辛辣油腻。外用制剂使用前需做皮肤测试,出现红肿应立即停用。储存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降低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