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病因是什么
压疮可能由长期受压、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活动能力受限、感觉障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
1、长期受压
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到压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缺氧。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护理时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使用减压垫减少局部压力。
2、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修复能力,增加压疮发生概率。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3、皮肤潮湿
汗液、尿液等液体长期浸渍皮肤会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很重要,可使用吸湿性好的护理用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和床单。
4、活动能力受限
瘫痪、骨折等疾病导致患者自主活动能力下降,无法自行调整体位。这类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改变体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持续受压。
5、感觉障碍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疾病可能导致感觉神经受损,患者无法感知局部不适。这类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可使用镜子辅助检查难以观察到的部位。
预防压疮需要综合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改变体位、使用减压装置、保证营养摄入等。对于已经形成的压疮,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扩散。护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和伤口护理方法。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压疮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