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介绍继发性痛风的发病原因
继发性痛风主要由药物因素、慢性肾病、血液病、代谢性疾病、铅中毒等原因引起。继发性痛风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进而引发的痛风。
1、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注射液会加速细胞分解,增加尿酸生成。使用这类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尿酸,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降尿酸药物如非布司他片。
2、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时尿酸排泄减少,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60毫升每分钟以下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这类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血液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因细胞代谢旺盛,核酸分解增加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伴面色潮红、脾肿大等症状。治疗原发病同时可使用别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片缓解症状。
4、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银屑病等疾病通过影响代谢过程间接导致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率降低,尿酸排泄减少。银屑病患者皮肤细胞更新过快,核酸分解增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甲减。
5、铅中毒
长期接触含铅物质会损伤肾小管功能,抑制尿酸排泄。多见于从事蓄电池制造、铅矿开采等职业人群,可能伴随腹痛、贫血等症状。需进行驱铅治疗如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同时限制高嘌呤饮食。
继发性痛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饮酒。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所有用药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合并慢性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
相关推荐
01:45
02:24
02:13
02:37
02:2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痛风该怎么办如何消除痛风
- 2 痛风是怎么产生的
- 3 痛风是怎样形成的?
- 4 怎么避免痛风出现呢?
- 5 痛风呢怎么得的
- 6 痛风是怎么得的
- 7 得痛风是怎样造成的
- 8 形成痛风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