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和拉肚子的区别
痢疾和拉肚子是两种不同的胃肠症状,痢疾通常由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伴脓血便;拉肚子则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腹泻,可能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等非感染性因素诱发。
1、病因差异
痢疾主要由志贺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具有传染性,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拉肚子病因更广泛,包括进食生冷食物、乳糖不耐受、轮状病毒感染等非传染性因素,也可能因胃肠功能紊乱引发。
2、症状表现
痢疾患者会出现频繁少量排便,粪便带黏液或血液,伴随明显里急后重感和下腹绞痛,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普通拉肚子多为水样便或糊状便,排便次数增加但无脓血,腹痛程度较轻且多位于脐周。
3、疾病进程
痢疾症状持续较久,未经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或引发肠穿孔等并发症。普通拉肚子多为自限性,3-5天可自行缓解,严重脱水时需要补液治疗,但很少遗留肠道器质性损害。
4、检查指标
痢疾患者粪便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病原体,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普通腹泻粪便检查多无异常,病毒性腹泻可能检出轮状病毒抗原,过敏性腹泻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治疗方式
痢疾需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普通拉肚子以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为主,病毒性腹泻通常无须抗生素,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菌群。
出现腹泻症状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痢疾患者需隔离餐具并消毒排泄物,腹泻持续2天以上伴发热、血便时应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旅行时避免饮用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