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暗红色怎么回事
月经暗红色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宫寒等因素有关。月经颜色受子宫内膜脱落速度、氧化程度及出血量影响,暗红色通常提示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
1、生理性原因
月经初期或末期因出血量减少,经血在阴道内氧化时间延长会呈现暗红色。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即可。观察2-3个周期若无其他异常症状可暂不就医。
2、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经血颜色变暗,常伴随下腹坠痛、经期延长等症状。可能与细菌感染、宫腔操作史等因素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合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调理。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影响子宫收缩功能,使经血排出不畅而颜色加深,多伴有严重痛经、性交疼痛。可通过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治疗。
4、内分泌失调
黄体功能不足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经血氧化程度改变。可能伴随月经周期紊乱、痤疮等症状。建议检查性激素六项,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优甲乐等药物调节。
5、宫寒血瘀
中医认为寒凝血瘀会使经血色暗并夹血块,伴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可选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温经散寒,配合艾灸关元穴改善循环。
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枣茶促进血液循环。记录月经周期及颜色变化,若持续3个月以上出现暗红色经血伴随痛经加重、经期延长等情况,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经期可适当热敷下腹部,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