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是什么症状
胃糜烂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症状。胃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应激反应、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胃糜烂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表现为隐痛或灼痛,进食后可能加重。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可能伴随腹胀感。胃糜烂引起的疼痛与胃酸刺激糜烂面有关,使用抑酸药物通常能缓解症状。
2、反酸烧心
胃糜烂患者常出现反酸烧心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和酸水上涌。这是由于胃酸分泌异常增多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内容物反流。症状在平卧或弯腰时可能加重,直立位可减轻。
3、恶心呕吐
胃糜烂可能刺激胃黏膜神经末梢,引发恶心呕吐反应。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物质,后者提示存在出血。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4、食欲减退
胃糜烂患者常因上腹不适而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部分患者可能对特定食物产生厌恶感,尤其是辛辣刺激性食物。
5、黑便
胃糜烂出血时可能出现黑便,医学上称为柏油样便。这是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氧化所致。黑便通常提示出血量较大,需要立即就医检查。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胃糜烂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冷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