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下肢水肿怎么治疗

心衰下肢水肿可通过利尿剂治疗、限制钠盐摄入、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正性肌力药物等方式改善。心衰下肢水肿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受阻、钠水潴留、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可促进水分排出,减轻心脏负荷。使用需监测电解质,避免低钾血症。呋塞米片适用于急性肺水肿,氢氯噻嗪片用于轻度水肿,螺内酯片可对抗醛固酮作用。需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或加量。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量会加重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建议选择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等富含钾镁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外出就餐时可要求菜品单独制作。
平卧时用软枕垫高下肢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下垂,每隔1-2小时活动踝关节。睡眠时保持下肢高于心脏水平,可使用可调节床架。此法简单有效,但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胀痛。白天穿戴8-10小时,睡前脱下。选择膝上型或大腿型,压力梯度需专业测量。皮肤破损、动脉缺血患者禁用。初次使用从2-3小时开始适应。
地高辛片、米力农注射液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收缩性心衰。地高辛片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中毒。米力农注射液用于急性失代偿期短期治疗。此类药物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心衰患者应每日称重记录,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需就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避免剧烈活动。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超等评估心功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需急诊处理。长期规范用药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