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ct能检查什么疾病
心脏CT能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等。心脏CT通过三维成像技术清晰显示心脏结构、血管形态及血流情况,辅助临床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CT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及钙化积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能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为血管壁增厚、低密度斑块或混合斑块。对于典型心绞痛患者,CT可替代部分有创造影检查。若发现重度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需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
2、心肌病
心脏CT能显示心肌厚度、运动异常及纤维化区域。扩张型心肌病可见心腔扩大、室壁变薄;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非对称性室间隔增厚。延迟增强扫描可识别心肌瘢痕,辅助鉴别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检查时需配合心电门控技术减少运动伪影。
3、心脏瓣膜病
心脏CT可量化主动脉瓣钙化程度,评估二尖瓣反流时左心房扩大情况。对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者,CT能检测瓣周漏或血栓形成。三维重建技术可测量瓣环直径,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提供术前规划依据。检查前需控制心率以提高图像质量。
4、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CT能明确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结构异常,显示复杂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的解剖细节。对于大血管转位、肺动脉闭锁等疾病,CT可评估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低剂量扫描方案适用于儿童先心病筛查,但需权衡辐射风险。
5、心包疾病
心脏CT可诊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心包肿瘤。积液表现为心包腔低密度影,CT值有助于鉴别血性、脓性或乳糜性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可见心包钙化、心室变形。心包间皮瘤等肿瘤需结合增强扫描判断浸润范围。
接受心脏CT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糖尿病患者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有无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日常应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心脏健康筛查。若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复查CT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