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和肛裂的区别在哪儿
痔疮和肛裂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血管团,肛裂则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溃疡。两者均可表现为肛门疼痛、出血,但痔疮以肿物脱出为主,肛裂以排便时撕裂样痛为特征。
1、发病机制
痔疮因肛门静脉丛血流淤滞、血管扩张导致,久坐、便秘、妊娠等是常见诱因。肛裂多由干硬粪便划伤肛管皮肤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加重裂口缺血,形成恶性循环。痔疮按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肛裂则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2、症状表现
痔疮典型症状为无痛性便血和肛门肿物脱出,内痔出血呈鲜红色滴落或喷射状,外痔可触及柔软包块。肛裂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便后持续数小时,粪便表面带血或手纸染血,慢性肛裂可能伴发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
3、体征检查
痔疮通过肛门视诊可见外痔团块,指诊可触及内痔柔软包块。肛裂需分开肛周皮肤观察,急性期见纵向裂口,慢性期可见溃疡基底灰白、边缘增厚。肛门镜检查时痔疮可见黏膜充血隆起,肛裂患者因疼痛常难以耐受该检查。
4、治疗方法
痔疮轻症可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严重者需胶圈套扎或痔切除术。肛裂急性期推荐硝酸甘油软膏缓解痉挛,慢性期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两者均需保持大便通畅,肛裂患者还需温水坐浴促进裂口愈合。
5、并发症差异
痔疮可能发生血栓、嵌顿或贫血,血栓性外痔需急诊手术清除。肛裂易继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长期不愈可能发展为肛瘘。痔疮复发率较高,肛裂经规范治疗多可痊愈,但慢性肛裂合并肛门狭窄者预后较差。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孕妇痔疮发作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儿童肛裂多与便秘相关,家长应调整其饮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