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属于什么坏死
心肌梗死属于凝固性坏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不可逆性损伤。
心肌梗死的坏死类型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凝固性坏死,这种坏死的特点是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但组织结构轮廓短期内仍可保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急性闭塞,心肌细胞因持续缺血首先出现线粒体肿胀等超微结构改变,随后细胞膜完整性破坏,细胞内酶释放入血。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心肌纤维嗜酸性增强,横纹消失,最终形成边界清晰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区域周围会逐渐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后期纤维瘢痕替代坏死组织。
少数情况下,严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可能并发收缩带坏死,表现为肌原纤维过度收缩形成的异常横带,这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特殊亚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可能因持续低灌注导致液化性坏死,但典型透壁性心肌梗死仍以凝固性坏死为主。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控制血压血糖;饮食应低盐低脂,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每次20-30分钟,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为宜;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