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半透膜模拟肾脏功能,利用弥散、超滤和渗透原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的过程。
血液透析的核心装置是透析器,其内部由数千根中空纤维组成,纤维壁为半透膜结构。患者血液经导管引出体外,在血泵驱动下流经透析器纤维管内,透析液则在纤维管外逆向流动。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等通过浓度梯度差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弥散,电解质如钾离子、碳酸氢根等通过透析液配方调整实现交换。水分清除依赖跨膜压力差产生的超滤作用,透析液渗透压可辅助调节脱水速度。透析过程中需使用抗凝剂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常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透析机通过精密传感器实时监测血流速、跨膜压、电解质浓度等参数,确保治疗安全。单次透析时长通常为3-5小时,每周需进行2-3次以维持基本代谢需求。
血液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水分摄入量,保持干体重稳定,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的5%。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同时限制高钾、高磷食物,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透析期间注意动静脉内瘘的保护,避免压迫或提重物,出现发热、震颤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长期透析患者建议每3-6个月评估营养状况及心血管功能,必要时补充左卡尼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辅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