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的危害性表现
骨结核的危害性表现主要有骨质破坏、关节功能障碍、脊柱畸形、冷脓肿形成和全身症状。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骼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常见于脊柱、髋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
1、骨质破坏
骨结核可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或消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骨骼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骨质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脊柱和长骨。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压痛和叩击痛,活动时疼痛加重。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和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病灶。
2、关节功能障碍
骨结核侵犯关节时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结核性关节炎常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常受累,患者可能出现跛行、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关节腔内可形成干酪样坏死物质,破坏关节软骨和滑膜。治疗需长期抗结核治疗,配合关节制动,严重者需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3、脊柱畸形
脊柱结核可导致脊柱畸形,常见于胸腰椎交界处。椎体破坏后可发生楔形变,导致驼背畸形。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后凸成角畸形,压迫脊髓导致截瘫。患者常有背痛、局部压痛和肌肉痉挛,可能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治疗需绝对卧床休息,使用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行病灶清除和脊柱融合术。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严重畸形的发生。
4、冷脓肿形成
骨结核可形成冷脓肿,即无红、热表现的脓肿。脓肿可沿组织间隙流注,在远离原发病灶的部位形成包块。脊柱结核可形成腰大肌脓肿或髂窝脓肿,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胀。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继发细菌感染。治疗需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同时加强抗结核治疗。脓肿较大或压迫重要器官时需手术清除。
5、全身症状
骨结核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这些症状与结核分枝杆菌释放的毒素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休息,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和对症治疗。
骨结核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复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新发疼痛、发热或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尤其是家庭中有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
相关推荐
02:29
02:08
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