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刺患者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58162次浏览

骨刺患者日常保健需注意控制体重、适度运动、调整姿势、补充营养及避免关节损伤。骨刺即骨质增生,多因关节退变或长期劳损导致,科学护理可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体重

超重会增加关节负荷,加速软骨磨损。建议通过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如选择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避免油炸食品。体重指数超过24者需制定减重计划,但应避免短期内快速减重导致代谢紊乱。

2、适度运动

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爬山、跳跃等加重关节压力的活动。太极拳等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改善关节稳定性,运动后出现持续疼痛需暂停并就医。

3、调整姿势

长期低头、久坐或站立需定时变换体位,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枕头。脊椎骨刺患者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颈椎骨刺者避免高枕头。办公时保持屏幕与视线平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补充营养

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等补充,同时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但须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5、避免损伤

冬季注意关节保暖,佩戴护膝等防护用具。提重物时屈膝下蹲而非弯腰,分散腰椎压力。骨刺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拐杖减轻负重,居家铺设防滑垫预防跌倒。出现关节红肿热痛需及时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骨刺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定期复查X线观察增生进展。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但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必要时进行抗骨松治疗。日常可尝试中医熏蒸、超短波等物理疗法辅助改善症状。

相关推荐

试问骨刺可根治吗
骨刺,是很多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好发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那么,骨质增生可以彻底治愈吗?这个问题是很多患者都想知道的,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从而早日的摆脱骨质增生的困扰。
膝关节骨刺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骨刺可能由关节退行性变、长期机械性刺激、代谢异常、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膝关节骨刺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注射、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1、关节退行...
川芎散治疗腰椎骨刺好得快
腰椎骨刺在中医上属痛痹范畴,以川芎散外用治疗,川芎散中川芎善走散,具活血祛淤止痛作用,配以冰片香窜开窍,消肿止痛,并能引川芎直达病所。皮肤经酒精外擦后,可加快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可达通则不痛的目的。
骨刺用什么药会比较好使些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临床上我们称其为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患,年轻人也会有。骨刺是现在不少人出现的疾病,有的人出现于颈椎,有的是腰椎以及膝关节,足跟。如果出现了症状,像僵硬不能灵活弯身、疼痛、红肿、麻痹。治疗骨刺什么药好?
骨刺的预防需要抓住哪些细节
预防骨刺需要抓住的细节包括避免肥胖、均衡饮食、治好关节损伤、热敷。
脚后跟长骨刺怎么治疗
脚跟骨刺主要是跟骨退变所引发的,从而就会在跟骨部位有明显的骨质增生出现,从而刺激跟骨周围的软组织,引发足跟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压痛。特别是在休息后以及晨起下地活动时,足跟部位疼痛的症状格外明显。所以在出现跟骨刺以后,平时一定要多穿厚底软鞋,来减轻骨刺对周围如组织的刺激。并且早晚多行足部的烫洗,来促进跟骨刺部位炎性水肿的吸收和消退,从而缓解疼痛。疼痛明显时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比如说尼美舒利、氯诺昔康、布洛芬之类的药物来缓解疼痛。疼痛比较重视,可以在跟骨刺部位局部封闭,注射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来缓解疼痛,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说跟骨刺疼痛的症状反复的发作,并且严重影响了足部正常的负重活动,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将骨刺切除,以缓解病人足部疼痛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9

56543次收听

膝盖有骨刺怎么治疗
膝盖有骨刺疼痛时可服解热镇痛药物或注射透明质酸钠,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也可以予以针灸、理疗、按摩等中医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常见手术方式有:微创关节镜治疗、胫骨截骨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盖有骨刺即膝关节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休息或卧床后好转,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行走困难。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26

50558次收听

骨刺如何消除
骨刺消除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骨刺,再加上适当功能锻炼,改变不良体位姿势,或进行保守治疗。消除骨刺手术创伤大,容易复发,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多数选择冲击波治疗,小针刀,理疗针灸,按摩推拿,避免长期负重。疼痛较重,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艾瑞昔布等药物治疗。骨刺是骨头上长出的尖形小突起,最常发生于足跟以及关节处多见。最常见的关节骨刺长于腰部,颈部。骨刺是由于骨质的不当堆积所致。骨刺之后,由于骨质会刺激,软骨滑膜会引起无菌性炎症,或摩擦相邻的骨头和神经,血管导致疼痛症状反复发作,出现关节红肿,活动功能下降。骨刺可以根据影像学检查。该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或体型偏胖的人。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18

62973次收听

02:50
骨刺的症状
骨刺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骨刺是什么?骨刺一般就是关节也好或者脊柱也好,不稳定了老化了退化,周围的软组织变成骨头来增加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就叫骨刺,但是这个骨刺不一定都是坏的,它有可能是有一定好的作用的,那么骨刺如果长在不碍事的地方,比如长在一些肌肉比较丰厚的不碍事的地,可能没有一些什么症状,如果长在一些碍事的地方,可能就会有一些临床表现,比如长在神经周围刺激神经,就可能出现肢体的放射性的麻木疼痛,严重的有个病叫腰椎管狭窄症,还有一些骨刺比如说长在后脚跟叫跟痛症。
怎么预防骨刺形成
骨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增生以及关节部位的软骨出现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钙质沉积以及增生,这是一种退役自然的退化现象。所以,我们在预防骨刺的过程中注意进行两方面的防护:第一,是保护关节;第二,是对骨质增生进行预防。我们要在拾东西或者搬重东西的时候保持腰身挺直,不要常做弯曲,让膝关节骨头发生压力增重的动作。同时膝关节不要快蹲、快起,这些过于猛烈的动作,平时坐着的时候尽可能将腰部紧贴,避免半卧半坐式。这种坐姿可以导致颈椎或者腰椎的压力增加。在饮食上,我们需要进食一些可以预防骨质增生的食物。镁和钙是保持骨骼健壮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当中,所以我们平时需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同时它富含铁钙的营养,并且比较容易吸收。镁在大多数物质中都存在,所以我们平常需要饮食均衡。另外还需要多做运动,或者要延长日照的时间,这可以保证骨质肌肉弹性,也可以预防骨关节的不适。游泳、瑜伽、气功、太极拳等这些活动是很合适的。平时需要减轻体重,不要让体重增加,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负荷加重,另外还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好的休息可以减少钙质的流失,有利于预防骨质增生。
语音时长 02:43

2018-12-13

51690次收听

怎么预防颈椎骨刺形成
预防颈椎骨刺的形成要避免久坐,使用颈椎枕,使颈部肌肉放松、椎体之间小关节的应力减轻,减少骨刺的发生,也可以通过肌肉训练,使脊柱的力量稳定,减轻骨椎增生。颈椎骨刺的形成与颈椎小关节磨损引起不稳定密切相关。
语音时长 02:02

2018-10-19

58469次收听

02:27
如何预防颈椎骨刺形成
颈椎骨骨刺预防需要做到工作一定时间后,活动一下项背部肌肉,休息时使用颈椎枕、平时多做项背部肌肉村联等。颈椎骨刺是生活中特别常见一种疾病症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颈椎骨刺。一旦出现骨刺,就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颈椎骨刺的形成往往跟颈椎的小关节磨损导致不稳定有关,且跟职业也有一定的关系。职业方面,IT职业、编辑、从事长期伏案工作,司机等,他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工作后,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坐位或颈椎保持一个姿势,可以适当活动后侧的项背部肌肉,让肌肉放松。其次,这样的患者休息时可以使用颈椎枕,使颈椎处于一个非常好的生理弧度。这样会使肌肉放松,椎体之间小关节的应力会减轻,减少骨刺的发生。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做项背部肌肉的训练,通过肌肉训练使脊柱力量更稳定,可减轻由于不稳定所导致牵拉骨椎增生。
01:58
颈椎骨刺增生怎么办
受现代生活的影响,长期的伏案工作、玩手机、看电脑,使得颈椎出现骨刺和骨质增生的概率增加,时间提前,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得了骨质增生和骨刺,首先确认是否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骨刺压迫到血管的头晕症状,骨刺压迫到神经的手指麻木等,一旦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积极治疗。
01:39
足跟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刺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而单纯性的骨刺不需要治疗,往往是筋膜炎、局部的滑囊炎引起的疼痛才需要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泡洗、局部理疗、按摩、针刀或局部封闭等,建议平常少运动,减少给足跟的压力,多按摩脚后跟等。
01:34
什么是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是常见的骨刺之一,跟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它是由于身体的慢性的积累的损伤导致,足部的X线片就可以诊断,多数的情况不需要处理,日常预防可以穿合适的鞋子,用软鞋垫、晚上多泡脚等,如果出现疼痛可以选择中药泡洗、烤电理疗、按摩等方式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