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怎么办
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高烧不退通常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肿瘤性疾病、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有助于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覆盖。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联合使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3、补液治疗
高热导致大量水分蒸发,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时,可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4、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热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支原体感染建议选用阿奇霉素片。用药前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
5、就医检查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伴随意识模糊、皮疹、抽搐等症状时,需急诊排查脓毒血症、脑膜炎等重症。可能需要进行血培养、胸片、腰椎穿刺等检查,住院接受静脉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温度22-24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监测体温4-6次,记录发热时间和热型。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出现反复发热或新发症状需及时复诊,完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