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什么意思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运输胆固醇的脂蛋白之一,其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脏合成,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至外周组织。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过高时,多余的胆固醇可能沉积在血管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情况可能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受遗传因素、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可能促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长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干扰脂质代谢。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常伴随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可能出现继发性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建议通过定期检测血脂水平监测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日常饮食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优先选择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超重者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已确诊高脂血症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25克。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同时控制好基础疾病,定期复查血脂及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