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有啥区别
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长短、症状表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式上。慢性胆囊炎多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症,急性胆囊炎则是短期内突然发作的胆囊感染。
慢性胆囊炎病程较长,通常由胆囊结石长期刺激或反复感染导致,症状相对轻微且反复出现,如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消化不良等,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食欲减退。胆囊壁因长期炎症增厚、纤维化,胆囊功能逐渐减退,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或萎缩。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如低脂饮食、解痉止痛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片或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严重时需手术切除胆囊。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多因胆囊管被结石阻塞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剧烈右上腹绞痛、高热、恶心呕吐,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胆囊壁因急性充血水肿增厚,可能并发胆囊积脓或穿孔。需紧急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并禁食胃肠减压,多数患者需在72小时内行胆囊切除术。
两类胆囊炎均需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进食以促进胆汁排泄。急性发作期应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应定期复查胆囊超声,监测病情变化。无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若反复发作或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切除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