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做唐筛是检查什么
孕妇做唐筛主要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风险。唐筛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特定生化指标,结合超声检查结果,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概率。
唐筛通常在孕15-20周进行,分为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早期唐筛在孕11-13周进行,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结合孕妇血液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评估。中期唐筛在孕15-20周进行,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综合计算风险值。
唐筛结果分为高风险、临界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表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确诊。临界风险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低风险表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低,但仍需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唐筛无法确诊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异常,只能评估风险概率。对于高风险孕妇,医生会建议进行更精确的产前诊断检查。唐筛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孕期重要的筛查手段之一。
孕妇进行唐筛前无须特殊准备,保持正常饮食即可。检查当天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抽血。若唐筛结果异常,孕妇应保持情绪稳定,及时与医生沟通后续检查方案。孕期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补充叶酸、铁、钙等营养素,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遵循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