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丙肝抗体
丙肝抗体是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肝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现症感染或假阳性结果,需结合丙肝病毒RNA检测进一步确认。
丙肝抗体是免疫系统针对丙型肝炎病毒产生的防御性蛋白质,通常在感染后4-10周可被检测到。抗体检测分为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筛查阳性者需进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或核酸检测验证。抗体本身不具有保护作用,阳性仅反映曾暴露于病毒,不能区分活动性感染与既往感染。约15-45%的感染者可能自发清除病毒,此时抗体阳性但病毒RNA阴性。
丙肝抗体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透析人群或妊娠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抗体延迟产生或检测不到的情况。对于抗体阳性但病毒RNA阴性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因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病毒复燃。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丙肝抗体筛查,包括1992年前接受过输血者、静脉药瘾者、透析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确诊感染者应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并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超过95%,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硬化与肝癌的发生。
相关推荐
01:40
02:48
01:47
01:4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丙肝现在没症状是丙肝吗
- 2 治疗丙肝的丙肝药有哪些
- 3 怎样知道自己得丙肝
- 4 什么是丙肝
- 5 丙肝是怎么得的
- 6 丙肝的意思
- 7 丙肝注意什么
- 8 丙肝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