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检查气胸
气胸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动态观察、穿刺抽气等方式诊断。气胸通常由外伤、肺部疾病、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胸廓是否对称,触诊检查皮下气肿,叩诊判断鼓音区域,听诊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典型气胸患者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过清音,语颤减弱。张力性气胸可出现颈静脉怒张、气管偏移等危急体征。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诊断气胸的首选方法,能显示肺组织压缩程度和胸腔积气量。CT检查对少量气胸、局限性气胸的诊断更敏感,可鉴别肺大疱等病变。床旁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优势,通过肺滑动征消失和海岸征阳性可快速判断。
3、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缺氧程度,血常规检查帮助判断感染迹象。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需进行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检查排除肺栓塞。胸腔穿刺液检查可鉴别血胸、脓胸等并发症。
4、动态观察
对于少量气胸且症状轻微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通过定期复查胸片观察气体吸收情况,记录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氧合恶化需立即干预。
5、穿刺抽气
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胸腔内压力,治疗性穿刺能缓解症状。使用无菌技术经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连接三通阀测量压力。闭合性气胸测压后可直接抽气,张力性气胸需立即置管引流。
怀疑气胸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半卧位休息。戒烟可降低复发风险,有慢性肺部疾病者需规范治疗基础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未经专业评估切勿自行处理胸腔内积气。定期随访胸部影像学检查对预防复发性气胸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02:52
02:00
02:09
02:05
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