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怎么护理
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疼痛管理、营养补充、康复训练等方式护理。压缩性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腰部扭转。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佩戴支具
稳定期需佩戴脊柱支具4-8周,推荐使用三点式矫形器或腰围。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取下。支具应贴合身体曲线,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3、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镇痛药物。配合冰敷治疗,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肠黏膜损伤。
4、营养补充
每日补充钙800-1000mg与维生素D 400IU,可选用碳酸钙D3片。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保持每公斤体重1.2-1.5g,促进骨痂形成。
5、康复训练
伤后6周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8周后逐步进行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物理治疗可采用超声波或低频脉冲电磁场,每周3次,持续1-2个月。
护理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戒烟限酒,控制咖啡因摄入。注意居家环境安全,浴室铺设防滑垫,楼梯安装扶手。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