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灌注治疗和栓塞哪个比较好
肝癌灌注治疗和栓塞的选择需根据肿瘤分期、肝功能及患者耐受性决定,灌注治疗更适合局部晚期但肝功能尚可的患者,栓塞更适用于多发病灶或肝功能较差的情况。
灌注治疗通过导管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能在减少全身毒性的同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该方式对肝功能要求较高,需保留足够代偿能力以代谢化疗药物。治疗后可出现短暂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但通常3-5天缓解。主要优势在于可重复进行,适合门静脉未完全阻塞的患者。临床常用方案包括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持续灌注,需配合保肝治疗监测转氨酶变化。
栓塞治疗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导致缺血性坏死,常用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等。对肝功能Child-Pugh B级患者仍可谨慎实施,但需控制栓塞范围不超过肝体积50%。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转氨酶一过性升高,2-4周逐渐恢复。对于多发结节或合并门静脉癌栓者更具优势,可联合载药微球实现化疗栓塞。需注意术后监测肾功能,因造影剂可能加重原有肾病。
两种治疗均需配合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间隔4-6周重复治疗。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控制动物脂肪,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出现持续高热、黄疸加深或腹水增多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