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肝癌才好呢
肝癌可通过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肝穿刺活检等方式筛查。肝癌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黄疸等症状。
1、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是筛查肝癌的重要血液学指标,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癌变有关。该检测需空腹抽血,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检查。孕妇或生殖系统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需注意鉴别。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作为无创初筛手段,可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高频超声能识别直径超过10毫米的肿瘤,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势。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对肝硬化患者建议每6个月定期复查。
3、CT检查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肝癌病灶的血供特点,通过动脉期、静脉期双期扫描可鉴别肿瘤性质。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造影剂。该检查对1厘米以上肝癌的检出率超过90%,是手术前评估的重要依据。
4、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检测CT难以发现的小肝癌。特殊序列能区分肝癌与血管瘤、增生结节,适用于肝硬化背景下的早期筛查。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5、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存在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异常或大量腹水患者禁忌实施,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包括乙肝/丙肝感染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日常需戒酒、避免霉变食物,规律作息并控制体重。若出现持续乏力、食欲骤减、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延误诊断。
相关推荐
02:41
02:44
01:39
03:22
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