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化脓怎么办
小儿扁桃体化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物理降温、饮食调整、及时就医等方式干预。扁桃体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环境刺激、反复感染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扁桃体化脓的主要原因,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2、局部清洁护理
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液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家长需帮助幼儿采用仰头含漱方式,避免呛咳。化脓灶未破溃时禁止自行挤压,可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轻拭表面分泌物。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区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退热贴可贴敷于额头或后颈。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就医。
4、饮食调整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果汁刺激黏膜。蛋白质可补充蒸蛋羹或豆浆,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恢复期逐步添加南瓜泥、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
5、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不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需急诊处理。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引发中耳炎或肾炎,必要时需进行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每天2000毫升饮水量,卧室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粉尘或冷空气刺激,选择棉质高领衣物保护颈部。两周内限制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家长需观察患儿睡眠时是否存在打鼾或呼吸暂停现象,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