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足的危害有哪些
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疼痛、步态异常、关节磨损等问题,严重时可引发脊柱侧弯或膝关节损伤。平足危害主要有足弓支撑力下降、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拇外翻、继发性骨关节炎等。
1、足弓支撑力下降
平足患者足弓塌陷会使足部缓冲能力减弱,行走时震动直接传导至下肢骨骼。长期可能加速踝关节和膝关节软骨磨损,表现为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下肢酸胀。可通过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缓解,严重者需定制矫形器。
2、足底筋膜炎
足弓结构异常会增加足底筋膜张力,反复牵拉导致无菌性炎症。典型症状为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急性期建议冰敷配合拉伸训练,医生可能开具双氯芬酸钠凝胶或氟比洛芬贴剂等外用抗炎药。
3、跟腱炎
平足改变足部力学结构时,跟腱承受异常应力可能发生慢性劳损。表现为足跟后方刺痛、局部肿胀,上下楼梯时症状明显。需减少跑跳运动,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和冲击波,必要时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4、拇外翻
足弓塌陷使前足代偿性增宽,第一跖骨内翻可能推动拇趾向外偏斜。早期表现为大脚趾关节红肿,后期形成骨性突起。轻症可用硅胶分趾垫隔离,畸形严重者需行截骨矫形术。
5、继发性骨关节炎
长期力学异常可导致距下关节、踝关节等部位软骨退化。常见关节僵硬、活动弹响,阴雨天疼痛加重。需控制体重减少负荷,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塞来昔布胶囊。
平足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负重活动,选择鞋帮稳固且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日常可进行踮脚运动、毛巾抓握等足部肌肉训练,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推荐的低冲击运动。每年进行足部力学评估,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变形应及时到骨科或足踝外科就诊,必要时通过三维步态分析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