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风湿免疫科 > 内科 > 过敏性荨麻疹
荨麻疹维持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等,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奥马珠单抗等,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及疗程。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过敏、食品添加剂、高组胺食物及酒精摄入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过敏原检测、饮食日记记录、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方式控制症状。
部...
荨麻疹患者需要忌口,常见需避免的食物有海鲜、辛辣刺激食物、酒精和高组胺食物,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及用药。
饮食引起的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突发性风团、瘙痒,常伴随食物过敏史,症状多在进食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严重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
常见于高蛋白食物如海鲜、坚...
慢性荨麻疹是否需要长期服药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多数患者可通过阶段性用药控制症状,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
医生会根据风团发作频率、瘙痒程度及是否伴随血管性水肿等指...
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冷敷、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物理刺激、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
预防丘疹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蚊虫叮咬、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过敏原接触、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等方式实现。丘疹性荨麻疹通常由昆虫叮咬、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能由运动出汗、情绪紧张、高温环境、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避免诱因、局部冷敷、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剧烈运动导致体温升高和汗液刺激,可...
荨麻疹可能由食物过敏、物理刺激、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
部分人群食用海鲜、坚果等食物后诱发过敏反应,...
荨麻疹可能由遗传因素、食物过敏、物理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避免诱因等方式缓解。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过敏史,遗传性过敏体质可能增加发病概率。建...
12345 ... 9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宫颈增生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多数情况下无须手术,少数情况需手术干预。宫颈增生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宫颈增生若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通常无须手术。可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如使用保妇康栓、消糜阴道泡腾片等局部用药,配合口服妇科千金片调节内分泌。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减少性生活刺激,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也可用于消除局部增生组织。
当宫颈增生导致反复接触性出血、分泌物异常增多合并感染,或经病理检查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需考虑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宫颈锥切术、高频电波刀环形切除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随访HPV检测。若合并宫颈肥大导致分娩障碍,妊娠前也可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每6-12个月复查阴道镜及HPV检测,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术后2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返诊。
动眼神经主要通过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同时通过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曲度。瞳孔变化是动眼神经功能的重要观察指标。
动眼神经作为第三对脑神经,其副交感神经纤维起自中脑的埃丁格-韦斯特法尔核,经睫状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当光线增强时,该通路被激活引发瞳孔收缩反射,这种缩瞳作用有助于减少强光对视网膜的刺激。同时动眼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睫状肌收缩,通过悬韧带松弛使晶状体变凸,完成近反射的三联征表现。
动眼神经损伤可导致瞳孔异常扩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颅脑外伤、动脉瘤压迫或颅内压增高等情况。当单侧动眼神经完全麻痹时,患侧瞳孔散大固定,并伴有上睑下垂和眼球外斜视。部分性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瞳孔对光反应迟钝,需结合眼球运动障碍程度判断病情严重性。临床检查时会使用笔式电筒交替照射双眼,观察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来评估动眼神经功能完整性。
日常生活中若发现瞳孔大小不对称或对光反应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神经系统病变。眼科检查时会重点观察瞳孔形状、直径及反射灵敏度,必要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需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时可佩戴墨镜减轻畏光症状,并按医嘱定期复查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白带透明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随异味、瘙痒或颜色改变可能提示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透明白带本身无危害,异常变化需警惕感染或内分泌失调。
健康女性在排卵期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可能出现透明拉丝状白带,这是宫颈黏液分泌增多的正常表现。透明白带若量突然增多且持续超过3天,可能与阴道内环境失衡有关,常见于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或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的人群。部分女性在服用雌激素类药物或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环后,也会出现透明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当透明白带合并鱼腥味或灰白色改变时,需考虑细菌性阴道病,这类患者常伴有阴道pH值升高。若出现豆腐渣样白带与透明分泌物交替出现,可能提示混合型阴道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透明白带可能夹杂白色凝块,与念珠菌过度繁殖有关。绝经后妇女出现大量透明水样白带,需通过妇科检查排除输卵管癌等罕见情况。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纯棉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冲洗阴道。出现白带量突增、外阴灼热或性交疼痛时,应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妇科超声。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
排卵期流绿色分泌物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调、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盆腔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阴道菌群失调
阴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分泌物颜色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建议避免过度清洁,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定君生等药物调节菌群平衡。
2、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可能伴随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灼热感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替硝唑栓等药物,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3、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与厌氧菌过度繁殖有关,常见灰白色分泌物伴有鱼腥味。可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4、宫颈炎
宫颈炎多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性交出血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片等,严重时需物理治疗。
5、盆腔炎
盆腔炎常因上行感染引发,可能伴有下腹痛、发热及异常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必要时住院静脉给药。
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香皂清洗外阴。同房前后注意清洁,出现分泌物异常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腹痛、发热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游泳,饮食需清淡并补充优质蛋白,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