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科 > 妇产科 > 不孕不育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检查腿部血管堵塞可以挂血管外科或心血管内科,可能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糖尿病血管病变、外伤等因素有关。
血管外科是诊断和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科室,腿部血管堵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或深静脉血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下肢发凉等症状,深静脉血栓常伴随下肢肿胀、疼痛。医生可能通过超声多普勒、CT血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抗凝治疗、血管介入或开放手术。
心血管内科可处理全身性血管病变,尤其适合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腿部血管堵塞可能与系统性血管炎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表现为下肢麻木、伤口难愈合。诊疗中可能涉及血脂、血糖检测,并采用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等综合管理。
部分医院设置介入放射科专门处理血管微创治疗,适合需行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的患者。该科室常与血管外科协作,通过导管技术直接疏通堵塞血管,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急性动脉栓塞等紧急情况。
若腿部血管堵塞与糖尿病相关,内分泌科可协助控制血糖以延缓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甚至糖尿病足,需通过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控制原发病,配合足部护理预防感染。
突发剧烈腿痛伴苍白、无脉等症状时需立即挂急诊科,可能存在急性动脉栓塞。急诊科会快速评估缺血程度,通过溶栓治疗或紧急手术恢复血流,避免肌肉坏死等严重后果。此类情况属于血管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截肢风险。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适度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出现持续腿麻、行走疼痛等症状时需尽早就医,血管堵塞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检查前避免穿戴紧身衣物,配合医生完成血管评估后,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确诊气管异物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常用方法有胸部X线检查、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可能因误吸食物、玩具碎片等导致,表现为突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胸部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气管异物的常用手段,可显示金属、骨头等高密度异物的位置和形态。对于低密度异物如塑料或食物残渣,可能出现间接征象如肺不张、纵隔移位等。该检查操作简便且辐射量较低,适合急诊快速评估,但敏感度有限,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异物存在。
胸部CT能清晰显示各类异物的三维位置及继发改变,对X线难以发现的非金属异物检出率较高。薄层扫描可识别小气道内的植物性异物,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规划。CT检查需注意儿童需配合屏气,必要时需镇静处理,辐射暴露量高于X线但诊断价值显著。
支气管镜是确诊气管异物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异物性状及嵌顿部位,同时进行取出操作。硬质支气管镜适用于大气道异物取出,纤维支气管镜则能到达亚段支气管。检查需全身麻醉下进行,可能并发喉水肿、出血等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呼吸内镜医师操作。
床旁超声对儿童气管异物有一定辅助价值,可通过观察"肺滑动征"消失、支气管气影等间接征象提示异物存在。对喉部及气管上段异物显示效果较好,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不能替代其他影像学检查,多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评估。
肺功能可评估异物导致的气道阻塞程度,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局限性通气不均。流量容积曲线出现特征性变化有助于定位阻塞部位,但无法直接显示异物,多用于术后功能评估或慢性异物导致的并发症监测,急性期患者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发现气管异物可疑症状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拍背等可能加重异物移位的动作。家长需保持儿童安静并立即送医,就诊时准确提供异物呛入史及异物类型信息。术后需监测呼吸状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支气管镜确认气道恢复情况。日常应加强儿童看护,避免接触小颗粒玩具和坚果类食物。
寰枢椎脱位症状主要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压迫症状、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寰枢椎脱位是指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的关节结构异常移位,可能由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炎症等因素引起。
颈部疼痛是寰枢椎脱位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枕部或上颈部,可能向肩部放射。疼痛在头部转动或低头时加重,可能与局部韧带损伤、关节囊炎症有关。患者常因疼痛主动限制颈部活动,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建议避免突然转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寰枢椎脱位会导致颈椎旋转和屈伸功能明显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头部歪斜或强迫体位。检查时可发现颈椎侧弯或旋转畸形,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这种情况多与关节对合关系异常、周围组织水肿有关。需通过颈椎支具固定保护,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
当脱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可能出现上肢麻木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髓压迫症状,提示病情危重。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颅骨牵引或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
椎动脉受压可能导致后循环缺血,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多位于枕部,呈搏动性,与血管痉挛或脑脊液循环受阻有关。可进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必要时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循环。
神经根受压可引起单侧或双侧上肢感觉异常,表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样感觉减退。症状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可能伴随肌力下降。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定位损伤节段,治疗需结合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寰枢椎脱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动作,睡眠时使用低枕保持颈椎中立位。日常可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增强稳定性,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出现进行性神经症状或突发四肢无力时须立即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定期复查颈椎动态位X线或MRI评估关节稳定性。
一吃饭腮帮子就肿过一会消肿可能与腮腺导管阻塞、过敏反应、局部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腮帮子短暂肿胀,随后自行消退。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腮腺导管阻塞是常见原因,多因导管内结石或黏液栓子导致唾液排出不畅。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但无法顺利排出,引发腮帮子胀痛肿胀,停止进食后唾液分泌减少,肿胀逐渐消退。伴随症状包括局部压痛、口干等。可尝试热敷促进导管扩张,必要时需医生进行导管冲洗或手术取石。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控制感染,但需严格遵医嘱。
过敏反应多由食物中特定成分诱发,如海鲜、坚果等。进食后数分钟内出现腮帮子及周围组织水肿,可能伴有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症状通常在1-2小时内自行缓解。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严重时可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日常应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紧急就医。
局部炎症如腮腺炎或淋巴结炎也可导致类似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会使腺体在进食时充血肿胀,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可选用罗红霉素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需隔离休息并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辅助治疗。日常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此类疾病会导致唾液腺功能异常。伴随症状包括眼干、关节痛等,需通过血液检查确诊。治疗以免疫调节为主,如使用白芍总苷胶囊、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日常注意口腔保湿,可使用人工唾液缓解不适。
建议日常饮食选择松软易咀嚼的食物,避免过度刺激唾液分泌。进食时细嚼慢咽,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肿胀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延长,应及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挤压肿胀部位,防止感染扩散。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皮疹等,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