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创伤骨科 > 骨科学 > 手外伤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肠梗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温脾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中药方剂治疗。肠梗阻多由饮食积滞、气滞血瘀、寒凝热结等因素引起,需辨证施治。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适用于热结型肠梗阻。该方剂能峻下热结,缓解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需注意孕妇及体虚者禁用,使用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应及时调整剂量。
大柴胡汤含柴胡、黄芩、半夏等成分,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型肠梗阻。可疏肝解郁、通腑泄热,改善胁痛呕吐、大便不通等症状。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停药。
温脾汤以附子、干姜、人参为主药,针对寒积型肠梗阻。具有温阳健脾、攻下冷积之效,适用于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者。阴虚火旺患者慎用,服药后需观察血压变化。
桃核承气汤由桃仁、桂枝、大黄等配伍,适用于瘀热互结型肠梗阻。能活血化瘀、通下瘀热,缓解腹部刺痛、包块等症状。月经期女性及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大黄牡丹汤含大黄、牡丹皮、桃仁等,主治肠痈型梗阻。可泻热破瘀、散结消肿,改善右下腹剧痛、发热等症状。服药期间需监测体温,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肠梗阻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每日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卧床时建议每2小时变换体位。若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须立即就医。中药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方或剂量,服药3天后未缓解应及时复诊评估。
中医治疗性早熟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干预、情志调节及推拿辅助等方式综合干预。性早熟可能与肾阴不足、肝郁化火、脾虚湿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中医常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补肾阴的中成药,适用于肾阴不足导致的性早熟,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对于肝郁化火型,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缓解烦躁易怒、乳房早发育。脾虚湿盛者常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中药需由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避免自行用药。
选取关元、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滋阴降火,配合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肝郁型加刺太冲、行间疏肝解郁,脾虚型加灸足三里。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为疗程。临床观察显示针灸可延缓骨龄进展。
避免含激素的禽肉、反季节果蔬,控制高糖高脂饮食。推荐食用百合银耳羹滋阴,山药小米粥健脾,菊花枸杞茶清肝火。黄豆及制品含植物雌激素需适量,肥胖患儿需控制总热量摄入。每日保证新鲜蔬菜200-300克。
家长需避免给孩子传递焦虑情绪,减少课业压力。通过八段锦、静坐调息疏解肝气郁结。夜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肾阴。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因早熟导致的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
顺时针摩腹5分钟调理脾胃,捏脊疗法从尾椎至大椎穴提升阳气。清肝经、揉涌泉穴各100次可引火下行。推拿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配合其他疗法可增强效果。避免过度刺激特定穴位加速发育。
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骨龄和激素水平,每3个月复查生长发育指标。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品,减少塑料制品接触。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运动,如游泳、跳绳等纵向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若出现月经来潮或睾丸显著增大等进展征象,应及时联合现代医学干预。
轻度肾功能不全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轻度肾功能不全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药物性肾损伤、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乏力、食欲减退、水肿、血压升高等症状。
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需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
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可使用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可能加重肾损伤。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肾功能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每3-6个月检查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有无蛋白尿、血尿。超声检查可评估肾脏形态和血流情况。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肾功能变化趋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可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改善肾性贫血。碳酸氢钠片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药用炭片可吸附肠道毒素。金水宝胶囊可辅助改善肾功能。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维持尿量在1000-1500毫升。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预防感染。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诊,根据肾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明显水肿、少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通常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方式主要有控制血压、血管重建手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等。肾动脉狭窄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压难以控制、肾功能下降等症状。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以减少对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低于140/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控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方案。
对于严重的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这些手术可以改善肾脏血流,缓解高血压。手术适应症包括药物治疗无效、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等情况。
药物治疗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方式。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肾功能和药物耐受性。
生活方式调整对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有辅助作用。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克。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轻压力等也有助于血压管理。
肾动脉狭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随访内容包括血压测量、肾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等。定期随访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决定。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适量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有助于血压控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小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在中医理论中多属痰核、瘰疬范畴,常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或脾虚痰凝等因素相关。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敷及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常用方剂有消瘰丸、夏枯草膏等,外治可选用金黄散局部贴敷。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若淋巴结持续肿大或伴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湿热下注可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患儿多见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四妙丸加减,含苍术、黄柏等成分。外治可用芒硝溶液湿敷消肿。日常需避免辛辣油腻饮食,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结,表现为淋巴结硬实、触痛明显。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活血化瘀,含桃仁、红花等药材。配合局部艾灸或隔姜灸可促进气血流通。家长需观察患儿活动情况,避免久坐久站加重瘀滞。
脾胃虚弱致痰湿内生,常见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红肿,伴食欲不振。二陈汤合消瘰丸能健脾化痰散结,含茯苓、半夏等成分。可配合捏脊疗法调理脾胃。建议家长给予山药、茯苓等药膳辅助调理。
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淋巴结肿大伴咽红发热。银翘散加减可疏风清热,含连翘、金银花等药物。推拿可选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补充水分。
情志不畅致肝火内扰,表现为淋巴结肿痛、烦躁易怒。丹栀逍遥散能疏肝泻火,含牡丹皮、栀子等成分。耳尖放血疗法可辅助泄热。家长应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剧烈哭闹。
中医治疗期间家长需每日记录淋巴结大小变化,避免挤压肿块。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若淋巴结直径超过2厘米、质地坚硬或持续增大超过2周,须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诊,不可自行调整药量或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