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3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小儿发烧后嘴巴起泡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调整饮食、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嘴巴起泡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口腔黏膜损伤、细菌感染、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温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避免用力擦拭导致水泡破裂。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口腔情况,及时清除食物残渣。疱疹未破溃时可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局部涂抹,促进黏膜修复。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牙刷。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或涂抹阿昔洛韦乳膏对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外涂红霉素软膏。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后出现黏膜充血加重应立即停用。
3、调整饮食
提供常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羹,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可将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打成泥状补充维生素。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必要时使用吸管减少口腔接触。发热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冰敷导致寒战加重发热。
5、及时就医
若口腔疱疹持续3天未改善,或伴随拒食、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警惕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反复发作需排查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
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疱疹数量与形态。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选择软毛牙刷清洁牙齿。保持居室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黏膜。患病期间隔离患儿餐具玩具,痊愈后更换牙刷等个人用品。若出现抽搐、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
脖子后侧疼痛可挂骨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疼痛科或风湿免疫科,可能与肌肉劳损、颈椎病、神经压迫、软组织炎症或风湿性疾病有关。
1、骨科
骨科主要处理骨骼、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问题。脖子后侧疼痛若伴随颈部活动受限、僵硬或外伤史,可能与颈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小关节紊乱有关。医生可能建议颈椎X光、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结构性病变。治疗方式包括颈椎牵引、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
2、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适用于排查神经系统相关病因。当疼痛放射至肩臂部,伴有麻木、刺痛或肌力下降时,需考虑神经根型颈椎病或周围神经病变。医生会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评估神经功能,可能开具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或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
3、康复科
康复科侧重非药物性功能恢复。慢性颈部疼痛患者可通过超声波治疗、中频电刺激等物理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运动疗法增强颈肩部肌肉稳定性。医生可能指导患者进行麦肯基疗法或悬吊训练,纠正不良体态对颈椎的持续压迫。
4、疼痛科
疼痛科针对顽固性疼痛提供综合管理。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颈痛,可能采用神经阻滞注射、射频消融等介入技术。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可考虑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
5、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若疼痛晨僵明显、伴全身多关节症状,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医生会检测HLA-B27基因、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可能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剂。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颈部保暖避免受凉。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慢性疼痛者建议定期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夜间加重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须及时复诊排除严重病理改变。
七岁女孩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物、穿着透气衣物、使用温和洗剂、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外阴瘙痒可能由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区域,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碱性清洁产品。清洗后需用干净毛巾拍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从前向后擦拭的如厕习惯,防止粪便污染外阴。若伴有分泌物增多,可增加清洗次数至每日2-3次。
2、避免刺激物
选择无香精的卫生纸和棉质内裤,避免穿着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洗衣时需彻底漂洗去除洗涤剂残留。暂停使用公共泳池或浴缸,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家长应检查孩子是否接触过新换的床单、宠物或玩具等潜在过敏原。
3、穿着透气衣物
为患儿选择全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夜间可暂时不穿内裤保持通风。外裤宜选宽松款式,避免牛仔裤等厚重面料。出汗后需立即更换潮湿衣物,夏季可适当使用纯棉护垫吸收分泌物,但需每2-3小时更换一次。
4、使用温和洗剂
若确认无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局部湿敷,或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合并轻度炎症时,医生可能开具红霉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家长需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时长。
5、就医检查
持续瘙痒超过3天或出现红肿、异常分泌物时,需儿科或妇科就诊。医生可能进行分泌物镜检排除念珠菌性外阴炎、蛲虫病等,必要时做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感染。确诊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真菌感染可用硝酸咪康唑栓。
家长应每日观察孩子外阴皮肤变化,记录瘙痒发作时间与诱因。饮食上减少芒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增加酸奶补充益生菌。避免让孩子抓挠患处,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若夜间瘙痒影响睡眠,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附体综合症的症状主要有意识恍惚、身份转换、记忆缺失、行为异常和幻觉妄想等。附体综合症是一种分离性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精神异常表现,通常与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有关。
1、意识恍惚
患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可能伴随目光呆滞或言语混乱。这种状态常由强烈心理应激触发,部分患者会突然陷入短暂的神志不清,事后对过程记忆模糊。日常应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
2、身份转换
患者会突然声称自己是其他身份(如神灵、祖先或虚构人物),并表现出相应角色的言行特征。这种现象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可能使用不同的声音语调。与文化相关的信仰体系可能加重症状,需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缓解。
3、记忆缺失
发作期间的重要事件常出现片段性遗忘,患者无法回忆附体状态下的具体行为。这种记忆空白多与创伤经历相关,脑电图检查可能显示颞叶异常电活动。记录发作日志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进展。
4、行为异常
可能表现出不符合日常性格的剧烈动作,如舞蹈样抽搐、撞墙或攻击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特殊的仪式性动作,这种情况需排除癫痫或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
5、幻觉妄想
患者可能声称看到神灵影像或听到指令性幻听,并坚信被超自然力量控制。这类症状需与精神分裂症鉴别,奥氮平片和喹硫平片对缓解继发精神病性症状有效。传统文化治疗有时可作为辅助干预手段。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减少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在发作时强行制止患者行为。若症状影响社会功能,需及时至精神科进行结构化心理评估,必要时联合使用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可考虑结合民俗心理治疗,但须以医学诊断为前提。
肝硬化患者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可以坐飞机,但若存在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通常不建议乘坐。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展至终末期的表现,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情评估。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乘坐飞机风险较低,但仍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久坐导致下肢静脉血栓。飞行前建议补充水分,穿着弹力袜预防血栓,途中适当活动下肢。机舱内低压低氧环境可能轻微影响肝功能,但通常不会诱发急性恶化。携带医生开具的病情说明及应急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溶液、普萘洛尔片等)有助于应对突发状况。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乘坐飞机风险显著增加。腹水可能因气压变化加重腹胀不适;门静脉高压引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颠簸中破裂风险升高;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因缺氧或环境刺激出现意识障碍。此类患者若必须乘机,需提前联系航空公司申请医疗协助,并确保有医护人员陪同。飞行中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血氨升高。
肝硬化患者乘机前应完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由主诊医生评估是否适合飞行。飞行途中出现呕血、黑便或嗜睡等症状需立即联系机组人员寻求医疗帮助。日常需严格戒酒,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筛查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