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科 > 妇产科 > 其它
人流后十五天阴道出血未净但B超显示无残留物,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激素水平紊乱、轻度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评估。
妊娠终止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内...
人流术后不建议自行服用清热泻火药。术后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常见清热药物包括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穿心莲片等,但需医生评估出血风险及体质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清热药多含...
人流后可以适量喝三七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影响子宫恢复或增加出血风险,需结合术后恢复情况决定。
三七粉含皂苷成分可能促进血液循环,术后...
人流后半个月B超显示宫腔底部稍强回声可能由宫腔残留组织、血凝块、子宫内膜修复不全或宫腔粘连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评估。
妊娠物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稍强回声...
人工流产后血hcg值一般在1-3周内降至正常范围(非妊娠参考值<5mIU/mL),具体恢复时间与妊娠周数、流产方式、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
完全流产后7天内hcg...
人流后25天仍有褐色分泌物可能与子宫复旧不全、宫内残留、感染或内分泌失调有关,建议及时复查B超明确原因。
流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可能导致持续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可...
人流后15天hCG值146.7IU/L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提示妊娠组织残留、感染或再次妊娠,需结合超声检查进一步评估。
人流术后宫腔内残留绒毛组织可能导致hCG下降缓慢...
清宫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缓慢可能提示妊娠组织残留、宫腔感染、滋养细胞疾病或内分泌异常,需结合超声与血检进一步评估。
不完全清宫导致胎盘绒毛残留,hcg持续分泌。表...
剖腹产后B超检查子宫内可能存在胎盘残留、血块积聚、蜕膜组织残留或缝合线结反应等异常情况,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
部分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未完全清除,可能...
排卵期下腹坠疼不一定是受孕,可能由生理性排卵痛、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黄体破裂等原因引起。
排卵时卵泡破裂可能刺激腹膜,表现为单侧下腹短暂坠胀,无须特殊治疗,...
首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10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12表示体内存在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数值12说明抗体水平较低,可能需加强疫苗接种。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由疫苗接种、既往感染恢复、母婴传播阻断等原因引起。
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表面抗体,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即具有保护作用,数值12处于临界值附近。
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复者,体内可能残留低水平抗体,通常伴随核心抗体阳性,需结合其他乙肝五项指标综合判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经正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阻断后,可能出现低滴度抗体,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少数情况下检测试剂可能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建议复查定量检测确认,必要时可检测中和试验排除干扰。
建议每3-5年复查乙肝五项指标,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可考虑加强接种1针乙肝疫苗,日常避免高危暴露行为。
接触艾滋病患者血液存在传染风险,但实际感染概率取决于暴露方式与病毒量。传播途径主要有破损皮肤接触、黏膜接触、共用针具、母婴垂直传播四种情况。
当皮肤存在开放性伤口时接触感染者血液,病毒可能通过破损处侵入。建议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尽快进行阻断药物评估。
口腔、眼结膜等黏膜部位接触血液可能造成感染。黏膜接触后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进行暴露后预防。
注射器针头残留血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时风险极高。共用针具暴露后需在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连续用药28天。
孕妇病毒载量超过1000拷贝/ml时,分娩过程可能通过产道血液接触传染胎儿。建议孕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降低传播风险。
发生高危暴露后应尽快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在72小时内开始阻断治疗,日常避免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及体液。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感染,但需结合乙肝五项其他指标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或携带状态。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伴乙肝e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时,提示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属于现症感染,需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评估传染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时,可能为无症状携带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伴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时,可能处于感染恢复期,需动态观察表面抗原是否转阴。
少数情况下检测试剂误差可能导致假阳性,建议1个月后复查确认,必要时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测。
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应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乙肝五项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
肝炎可以通过体检发现,主要检测方式包括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肝脏弹性检测等。
通过血液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炎症或损伤。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特异性指标,可明确病毒性肝炎类型。
影像学检查能发现肝脏形态改变,辅助判断肝炎程度及是否存在肝硬化。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建议有肝炎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到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日常需避免饮酒、保持规律作息。
与乙肝大三阳患者共同生活需注意避免血液体液接触、分餐制、个人物品专用、定期体检防护,该疾病主要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传播。
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皮肤伤口需用防水敷料覆盖,接触患者血液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处理,乙肝病毒不通过消化道传播但需防范唾液污染。
患者的毛巾、指甲剪等个人护理用品应单独存放,内衣裤需分开洗涤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
同居者应每6个月检测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未感染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暴露后24小时内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督促患者规范抗病毒治疗,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复查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