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眠时间短可通过调整作息环境、优化喂养方式、排查不适因素、建立睡眠仪式等方法改善,通常与生理需求未满足、环境干扰、胃肠不适、睡眠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
保持卧室温度22-24℃、湿度50%-60%,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白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帮助建立昼夜节律,避免睡前过度兴奋。
家长需确保喂养量充足,6月龄后逐步减少夜奶次数。母乳喂养者注意母亲饮食避免摄入咖啡因,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径是否合适。
检查是否存在肠绞痛、湿疹、中耳炎等疾病,表现为哭闹抓挠耳朵、皮肤红斑等症状。肠绞痛可尝试飞机抱,湿疹需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固定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喂奶-哄睡,使用白噪音或安抚巾辅助入睡。避免抱睡、奶睡等依赖行为,逐步培养自主入睡能力。
家长需记录睡眠日志帮助医生判断原因,持续2周无改善建议就诊儿童保健科,排除贫血、过敏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