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患者一般可以少量饮用牛奶,但可能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乳糖不耐受通常由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建议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饮用量或选择低乳糖乳制品。
部分乳糖不耐受患者对少量乳糖仍具有耐受性,可尝试分次饮用100-200毫升牛奶,同时搭配固体食物延缓乳糖吸收。这类人群可选择舒化奶等经乳糖酶处理的乳制品,其乳糖含量可降低70%以上。发酵乳制品如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分解部分乳糖,乳糖含量约为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食用。
重度乳糖不耐受患者饮用普通牛奶后易出现肠鸣、腹泻等明显症状,这类人群应避免空腹饮用乳制品。可选择零乳糖牛奶或植物奶替代,如杏仁奶每100毫升仅含0.1克乳糖。对于必须摄入乳制品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片剂帮助分解乳糖。
建议乳糖不耐受患者通过饮食日记记录不同乳制品的耐受情况,逐步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日常可优先选择硬质奶酪等乳糖含量较低的乳制品,同时注意补充钙片、深绿色蔬菜等替代钙源。若出现持续腹泻或营养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营养评估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