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适量饮用红酒可能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过量饮用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多酚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酒精本身会增加肝脏负担并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红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如花青素、单宁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少量酒精摄入可暂时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模式中适量红酒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存在关联。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抗炎机制发挥保护作用。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明确致癌性,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酒精摄入无安全阈值,即使少量也可能增加癌症概率。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屏障功能,诱发胃炎或消化性溃疡。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进展,从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酒精还会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增加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风险。
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红酒约150毫升。高血压、肝病患者及孕妇应完全避免饮酒。饮用红酒时需注意搭配饮食,避免空腹饮酒。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关注体重和血压变化。若出现饮酒后不适或对酒精产生依赖倾向,应及时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