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补钙的效果较好,是膳食中钙的优质来源之一。豆腐主要由大豆制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以及钙、镁等矿物质,适合乳糖不耐受或素食人群作为补钙选择。传统卤水豆腐(北豆腐)和石膏豆腐(南豆腐)因凝固剂含钙,钙含量高于内酯豆腐。
每100克北豆腐钙含量可达138毫克,南豆腐约为116毫克,虽低于牛奶(约104毫克/100毫升),但通过增加食用量或搭配其他高钙食物(如绿叶菜、芝麻)可提升钙摄入总量。豆腐中的钙吸收率约为30%,与乳制品相当。
豆腐富含镁和维生素K,镁能促进钙在骨骼沉积,维生素K可激活骨钙素蛋白,帮助钙质利用。大豆异黄酮可能减缓绝经后女性骨量流失,但需长期规律摄入才能显现效果。
卤水豆腐(氯化镁)和石膏豆腐(硫酸钙)因凝固剂含钙,钙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酸内酯制作的内酯豆腐。冻豆腐经脱水后钙密度更高,但需注意部分钙可能随水分流失。
豆腐中的植酸可能轻微干扰钙吸收,但发酵豆腐(如腐乳)通过降解植酸可提高钙生物利用率。建议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青椒、柑橘)促进钙吸收,避免与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同餐食用。
乳糖不耐受者、素食人群可用豆腐替代部分乳制品补钙。但严重缺钙者需结合钙剂补充,肾结石患者应控制豆制品总量。儿童及孕妇建议选择强化钙的豆制品。
建议将豆腐作为多样化补钙膳食的一部分,每日摄入100-150克为宜,搭配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坚果等食物。烹饪时避免过量油盐,选择清蒸、炖煮等方式保留营养。中老年人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保持适度日照和负重运动,能进一步提升补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