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添加辅食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通常从6月龄开始逐步引入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低敏食物。
首次添加辅食建议选择强化铁米粉,用温水或母乳冲调至流质状。初次尝试时喂1-2勺,观察3天无过敏反应后再增量。添加时间宜安排在上午两餐奶之间,便于观察进食后反应。初次添加后需注意宝宝大便性状及皮肤是否出现红疹。
适应米粉1-2周后可添加根茎类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每次仅添加一种新食材。蔬菜需蒸煮至软烂后研磨成细腻糊状,初期每日添加10-20克。避免过早引入高硝酸盐蔬菜如菠菜,叶菜应焯水后制作。添加后观察是否出现腹泻或拒食表现。
待适应3-4种蔬菜后可引入苹果泥、香蕉泥等低糖水果。水果应选择成熟新鲜品种,去皮去核后研磨或刮取果肉。初期避免柑橘类高酸水果,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克。注意进食后清洁口腔,防止糖分残留引发龋齿风险。
7-8月龄可添加红肉泥如牛肉泥、猪肝泥补充铁锌。肉类焯水去血沫后蒸熟,用料理机打成细腻肉糜,初期每日5-10克混合在米糊中。禽类肉泥应彻底煮熟,鱼类选择鳕鱼等低汞品种。添加后观察是否出现呕吐或湿疹加重。
9月龄后可尝试混合食物如蔬菜肉末粥、碎面等,逐步增加食物粗糙度锻炼咀嚼。引入蛋黄从1/4个开始,1岁前避免蛋清、蜂蜜及整粒坚果。每日辅食喂养2-3次,保持奶量不低于600毫升。每引入新食材需单独记录进食反应。
添加过程中应保持喂养环境安静,使用专用餐具单独制作辅食。出现食物过敏需立即停用并记录致敏食材,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1岁内避免添加盐、糖等调味品,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定期监测宝宝生长发育曲线,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添加进度,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