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泥鳅蛋白质含量较高,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模式,消化吸收率优于多数淡水鱼类。所含的赖氨酸、精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有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术后恢复期人群的伤口愈合也有帮助。
泥鳅脂肪中欧米伽3脂肪酸占比显著,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对神经系统发育和视网膜健康有积极作用。
泥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烟酸,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过程。维生素B2能改善口腔溃疡症状,烟酸则有助于维持皮肤和消化系统健康,对预防糙皮病有一定效果。
泥鳅是铁、锌、硒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其含铁量是牛肉的数倍,可改善缺铁性贫血;锌元素能增强免疫功能;硒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泥鳅体表黏液含有多糖蛋白和核苷类物质,研究显示这些成分可能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传统医学认为其黏液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食用泥鳅建议采用清蒸或炖煮方式以保留营养,避免高温油炸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对水产品过敏者应谨慎食用,处理时需彻底清洁体表黏液。搭配豆腐可提高钙吸收率,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同食能促进铁元素利用。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