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镁和维生素K的食物有助于远离骨质疏松。主要有牛奶、西蓝花、三文鱼、坚果、豆制品等食物。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钙是骨骼健康的基础营养素。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120毫克钙,且含有乳糖和酪蛋白磷酸肽等成分,能促进钙吸收。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以减少饱和脂肪摄入,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长期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西蓝花富含维生素K和钙,100克西蓝花含约40毫克钙和100微克维生素K。维生素K能激活骨钙素蛋白,促进钙沉积到骨骼中。西蓝花还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等抗氧化物质,可减轻骨骼炎症反应。建议每周食用3-4次,焯水后凉拌或清炒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
三文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100克三文鱼可提供每日所需维生素D的90%。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血钙平衡。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建议每周食用2-3次,选择蒸煮或低温烤制方式,避免高温煎炸破坏营养素。
坚果如杏仁、核桃富含镁和植物蛋白。30克杏仁含约80毫克镁,占每日需求量的20%。镁参与骨基质形成,能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调节钙代谢。坚果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抑制骨吸收。每日建议摄入20-30克,选择原味坚果避免额外盐分摄入。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含有优质植物蛋白和大豆异黄酮。100克北豆腐含约130毫克钙,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流失。发酵豆制品如纳豆还含有维生素K2,能定向将钙导入骨骼。建议每日摄入相当于50-100克豆腐的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
预防骨质疏松需建立长期均衡的饮食习惯,建议每日摄入300-500毫升奶制品、100-200克深色蔬菜、50-100克鱼肉类。同时配合适量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等,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及高盐饮食,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中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